科学的历程读后感1000字自己写的!

吴国盛著急要!满意再给100金币

晋中之窗提醒您:

学习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渐行渐远地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吴国盛的名著《科学的历程》是源于媒体的传播和助推。1995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科学史普及著作《科学的历程》中科院院长周光召院士为之作序,并且盛誉此书“将有助于广大读者开阔眼界,加深对科学的认识。” 著名生物学家民盟名誉主席谈家桢院士称“这是一本成功的科学史著作,作者在这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对许多科学史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这些名人的话感染着我。当《科学的历程》一书被评为1996年度“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时,已经无法抵御潮流的诱惑,当第一次手捧《科学 的历程》时,无法感受它的魅力,也没有找到美好的感觉。

吴国盛先生的著作《科学的历程》。我正好利用这个暑假重拾此书。此书已今非昔比,我现在阅读的是第二版。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文字增加了10万字,随文字附在周边的插图增加到800幅,并且补充了大量易于查检的参考文献、编制了中英文人名索引等,尤其增加了20世纪科技发展史的相关内容。当我酣畅淋漓地阅读完十卷四十六章约百万字的《科学的历程》时,对当今中国科技和哲学方向的权威吴先生肃然起敬,尤其认同中科院院士席泽宗先生在第二版序中所说“这本书写得有声有色,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雅俗共赏,晓畅易懂,可读性极强”。这是一部鲜活有趣的图文并茂浓缩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著作。

《科学的历程》通过生动而激情的图文叙述,绘声绘色地呈现给读者的是科学家平凡而卓越的人生,诠释了科学创新发明的艰难历程,尤其关注每一次科技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地位和价值,用科学史的角度诠释人类文明探索的足迹,秉承了吴先生一贯的思辨思维和独到的理解,悄然无声中引发我穿越时空,用自己的感官去触摸那些鲜活的科学人物,既有耳熟能详的牛顿、瓦特、伽利略和赫胥黎等,更有陌生的哈勃、詹金和奥肯等,以我自己的方式畅游在科学家的情怀中,用我擅长的人文视角审视科学发展历程,心境顿时豁然开朗,原来《科学的历程》是可以如此悦读的。摘录p190天文学革命中的一段文字:“一接触哥白尼的学说,布鲁诺马上燃烧起了火一般的热情,哥白尼学说中的革命精神强烈地感染了他,宣扬日心说以至进一步宣扬宇宙无限的思想,成了他终身的事业。布鲁诺的激进思想使天主教会暴跳如雷、恼羞成怒......” 。这些雀跃的文字配上布鲁诺的肖像,无一不能激发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再读《科学的历程》一书,感同身受地跟着吴先生走在科学的历程上。

更多内容尽在030600.net 希望能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