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4-01-31
看古代演义小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武将单挑”。
两军交战之际,士兵排好阵型。双方的将领,乘白马或红马,持长枪或大刀,着银盔或金甲,纵马出列,奔至最危险的第一线,高声喝道:“尔等鼠辈!谁敢出阵与吾交锋?”
这时,对方的阵营里,既不用乱箭射他,也不用群起殴他,竟然也是一样,闪出一员骁将,奔至最危险的第一线,高声喝道:“汝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吾枪下不死无名之辈!”
接着,就是两个人的单挑。
单挑的结果:不一合,或三五合,或数十合,一方将领被挑下马来。而士兵们也不做任何反扑,就立即拱手认输,于是,战争结束。
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像只要主将战胜,则全军皆胜;只要主将一输,则全军皆输。整个战争的胜负,竟完全取决于两个主将的武艺高低。士兵们仅仅只起摆设作用,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细细想来,总有些不可思议。既然是这样,那还要那么些士兵做什么?难道士兵们只是站在一边看热闹
么?难道士兵们不会一拥而上,把单枪匹马的敌将捉住么?
于是,就有人说了,在真实的战场上,武将单挑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这根本不符合战争的基本规律。之所以在演义小说中会有武将单挑的情况出现,那完全是小说家的一厢情愿,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写的精彩好看,吸引读者罢了。
其实,也不尽然,在历史上的战斗中,武将单挑的事情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小说中那样戏剧化,出现的次数也要少得多而已。
还有就是,正史上所记载的单挑,往往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最多也就是“决斗”而已。
那么,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中,究竟有没有出现过以主将单挑来决定整个战争胜负的情况呢?答案还是有的,那就是在古老的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曾经流行过“车战”。
车战,即是武将单挑的原始雏形。
我们知道,在大规模的集团军作战中,主将是不允许亲临第一线杀敌作战的。因此即可反知,凡需要主将亲自上前线杀敌的战争,其战争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
春秋时期,一城即一国,一家族即一国,两国冲突发生战争,其兵力都很有限,“主将”只好身先士卒亲临前线。这种早期的原始战争,比较近似于“群殴”,谁叫来的人更多,谁就更容易在群殴中获胜。
但是有的部落人员并不十分多,在战争中总是落于下风。于是,为了在群殴中获胜,也就发明了“战车”。
战车,由四匹马拉着,车上一般载三个人。主将持长戈居左,副将持长戈(或其他辅助武器)居右,中间是负责驾车的驾驶员。
三个人和四匹马,都要裹上皮革,罩上铠甲,一应护具到位,全副武装,这样才不至于冲进敌阵时轻易受伤,(有时甚至马头还要带剑)。
长戈,有多长呢?一般是人体的3倍,大概至少也是5米开外的超长家伙!敌人根本难于近身。戈头前面那个既像矛又像镰刀的东西,可以刺、可以割、可以勾。
作战的时候,无论对方召聚了多少人也不怕!战车驾驶员熟练的赶着马儿专往对方人群最多、最密集的区域猛烈地冲了进去!
紧接着,战车上的两个身材壮硕臂力过人的将领,一左一右,同时挥舞着超长的长戈,狂刺乱扫,就像
战车
在乱茅草堆里割草一样。所有的敌人,都被视为草芥,将会在瞬间内,搠翻在地!
主将冲锋在最前沿,口里大喊着“跟我上!”马上,紧紧跟随着战车的众多士兵们,手持刀枪剑戟,快速地赶上前来,将那些搠翻在地的受伤敌兵们,一个个的就地处决掉!
一辆战车如果只带着一千个士兵进行冲杀,那么,干掉五六千甚至上万个敌人也不在话下。如此强大的威力,完全取决于战车及两个操戈的将领。
而紧跟战车的士兵们,则只能起到配合作用。他们心情紧张的紧紧地跟随着战车,既不敢冲的太前,也不敢落的太后,战车胜,他们就杀敌立功,战车败,他们就鸟兽散。
因此,在古老的车战时代,作战的主力是将,而不是兵。
当双方都有战车的时候,就要比谁的驾驶技术更高,谁的将领武艺更强!而双方的士兵都会自觉的躲在双方的战车之后,谁也不敢轻易冒头。
这样一来,两军决战,士兵在后,主将在前。两边的主将都在高呼:“跟我上!”两边的主将也都冲在了战场的最前沿。
战车,专寻敌人的战车去冲。
将领,专寻敌人的将领去杀。
于是,整个战争就变成了战车与战车的较量,将领与将领的过招。
如果某方的战车翻了,或将领死了。那么,胜败立见,战局立定,士兵们很自然地也就会或逃或降或死。
主将专找主将决斗。主将胜,则整军全胜;主将败,则整军全败。这大概就是武将单挑的雏形吧。
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当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武器越来越先进的时候,将整个战争的胜负系于主将一人之身的做法,就是非常危险与愚蠢的了。
作战的方法在不断的淘汰与更新,主将也从原先最前沿的危险位置上,逐步后移,一直移到了最后面的安全位置上。那种雄性的号召“跟我上!”也最终演变成了冷酷的命令“给我上!”[
第2个回答 2014-01-31
在正式交战的时候肯定会自报家门 如果你是吕布 你说名字就能增加威慑力 而且一说怎么怎么着 你赶紧投降 要不死路一条 这样也能增强我军气势 如果是偷袭 你自报家门很明显就暴露行踪了 只有两军对阵 主将就会自报家门。
第3个回答 2014-01-31
真会这样做的只会是些小头目,职位越是高的将领越不会在前面冲杀。以三国为例,在史书上能见到的高级将领单挑不过两三次:吕布在杀董卓后曾和郭汜独战,并把他击伤;孙策和太史慈算一次,但那回并非正式作战,而是一次侦察引发的小冲突;关羽斩颜良是在乱军作战时,也不是正式的单挑。马超战许褚,关羽斩华雄什么的都是虚构。
第4个回答 2014-01-31
你说的这种情况叫做“斗将”。在正史上记载极少。貌似只有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杨将军与敌将单挑过。
一般情况下,堂堂之阵交战。对手会通过事先情报、旗帜旌旗已经了解到你的身份,你再自报家门纯粹多此一举。
即使是偷袭或突袭。追求的是快速和连贯。难道你还能主动降低速度,等两阵对圆,射住阵脚,纵马而出自报家门?这一套下来,偷袭基本没戏了。
最关键的是,战争打的是国力和谋略。如果一员猛将搞定全部的话。三国时一统天下的就应该是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