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我为什么,我为企业做什么?

我朋友是一位商场营业员,今天他们公司让他们写一份报告,名子就是,希望大家帮帮我,我不太会写这样的东西,谢谢大哥大姐了,11月10号就要交了,求求大家了。

求职时,不外乎两种心态:“企业能给我什么”和“我能给企业什么”。前者以自己为标杆,徒劳地要求企业;后者以企业为标杆,衡量自己并调整自己;前者成功率会很低,后者成功率会很高。 要想做到双赢,就得学会从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可以想想: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总,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你肯定想要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人,想要踏踏实实干活的人,想要一心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想要能打硬仗、不掉链子的人。就像沙场点兵一样,想必你挑选的个个都是想为你打仗,并且能够打赢的人,你绝对不会要那些只会索取的人。 作为求职者,如果你能够秉持“我能为企业做什么”的思路,那么你做起准备来,会更有针对性,更准确,效率更高,成功率更高。这个时候,你反而会变被动为主动。即将走向职场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尤其需要理解这种思路,或者说技巧。

求职者在面试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企业”和“岗位”这两个关键词,以奉献者的心态、积极上进的行动去打动对方。只要你能给企业带来好处,企业自然会回报你。
有的同学会说:“让我关心企业,怎么可能呢?我就是要从自己出发,面试的时候我可以口是心非呀,我可以掩藏得很好,包裹得很严实,密不透风,隔着肚皮谁知道?”

我的建议:第一,每个人都很精明,企业里的面试官更是如此,不要指望蒙混过关,因为如果你的大思路有问题,那么你的每个言行举止都会泄露真心。第二,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技巧是一时之用,素质才可用一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6
我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刚来公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像我没有什么特别专长”。我能做什么呢,当时自己也没有一个清楚的答案。 后来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果,于是想在网上找一些启发,直到我看到下面这个例子:由洛克菲勒创办并经营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经销商,那时每桶石油的售价是4美元,因此公司的宣传口号就是:每桶4元的标准石油。 作为众多销售员之一的阿基勃特,仅是企业里的一个名不经传的小职员,虽身份低微,但他无论外出、购物、吃饭、付帐,甚至是给朋友写信,只要是有签名的机会,他都不忘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有时,他甚至不写自己的名子,而只写这句话代替自己的签名。时间久了,同事们都开玩笑叫“每桶4美元”。 四年后的一天,董事长洛克菲勒无意中听说了此事,非常欣喜的说:“竟有职员如此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就邀请阿基勃特共度晚餐。饭间,洛克菲勒问阿基勃特为什么这么做,阿基勃特说:“这不是公司宣传的口号吗?”洛克菲勒说:“你觉得工作之外的时间里,还有义务为公司宣传吗?”阿基勃特反问到:“难道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里,我就不是企业的一员吗?” 洛克菲勒大为赞叹。五年后,洛克菲勒卸职,阿基勃特继任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包括阿基勃特自己。 看完这个事情,我豁然开朗。突然发现苦苦思索好久却没有答案的问题竟如此简单:不仅要有奉献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的心,真正把公司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阿基勃特那样,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出色更完美;做事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同事、领导和企业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思考“我怎样主动得配合好同事、领导,怎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为企业多做些什么”。 良好的工作习惯体现了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态度和习惯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无形中的付出也为自己的事业存上了一笔存款。有时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做一点点。付出的多,得到的也会多,这是一条永恒的的因果法则。时刻与企业目标一致化就是我能做的。企业目标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观也会得到圆满的体现。
第2个回答  2013-09-26
企业用我为什么,我为企业做什么?企业用我解决问题,我为企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