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很差怎么办!

如题,觉得上课都听不懂。 首先肯定不是智力问题,因为我爸爸和哥哥当年都是考130+的分数,而我却只有70 80分。 而且很讨厌中国这制度啊,才高中就教那种那么难的东西,一点都不实用而且我也不打算当数学家,学那么难的干嘛? 美国的高中课本都是2X=18 5X=35 求X的值! 这么简单的题目,诶。 有什么好办法提高吗?

不要说没用,首先,说了不能改变,其次,到你大学的时候,你会发现,还是有点用的,高中训练出来的计算能力是你受用无穷的。数学是一门工具,物理,化学,经济学,计算机学等等等等,没有用不到的。我们说高中的数学,其实高中的数学一点都不难,他都是死的知识,只不过你要做的只是把你学的怎么用到题目上去,不能说你数学不好,只能说你没入门,上课认真听肯定能听懂,其实自己看书都可以,可能是因为你在学到新的知识的时候,比如公式的时候,转换啊什么的,一心去想了为什么要这样,怎么有这个公式的,或者说怎么推出来的..........尽量不要在上课的时候去这样想,记住,接受就好了,这样之后,你做题目只要按套路来,基本是ok的。等课余时间,下课了什么的,再去想为什么这样,或者怎么推出来的,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上课去想,除非你能力比较强,否则一不留神就听不懂了。接下来说说怎么提高数学成绩,我的经验就是做题,包括老师也会这么说,但可能还有什么什么要求等等之类的,都是假的,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记住,学好数学,没有任何技巧,你是在和数字和字母打交道,他们有无数种组合,所以只有用笔去算。有些人说整天做题,做数学,会变成书呆子的,死读书有什么用。那他就是最呆的那个,记住,数学不做是不可能提高的,而且,越做思路越灵活。最后,你拿到题目的时候,要不就是做了n遍了,条件反射,要不是很熟悉的思路,做出来,最后就剩不会的,那你的思维就可以到处飞了,去想出解题的方法。。。。。。。。。当然不要奢望1,2个月就有效果,只要你坚持,一年之内,你的数学成绩只会往上直窜。还有一点提醒你,那些老师布置的题目可能会有难的,慢慢的开始尝试努力去做出来,哪怕你做不出来,去想,我高中经常干的事就是花1个或者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想一道题目,或者去检查一道我算错的题目,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提高。总结一下1·上课跟住老师,在不够强的情况下,别自己干 2·做题,做题,还是做题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尝试着去喜欢数学,当你能享受到那种把别人做不出来的题目做出来的感觉的时候,你会慢慢喜欢上他的,然后兴趣会拖着你往前跑~~~~~~~希望你读了有思考,有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1、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


(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立的思考(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


(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惮,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


(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2、预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全面铺开。预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训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我们最好先从基础学科(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面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二)、时间的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能钻透。


(三)、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应该是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从横的方面说,要由一种学科到多种学科;从纵的方面说,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如从课前预习到单元预习再到整册预习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0
本人亲身试验
如果LZ你是新高一,那就好办。
1.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自信。不管你初中怎样,高中的数学是不一样的,初中很死很呆。如果只是按照初中的方法,学不好高中数学,至少不会拔尖。所以,给自己信心!这样才有动力啊。
2.有自信,那就拿出行动。在高一时,最好自学完大部分课程,不用钻得很深,把参考书的知识提纲看看,大致掌握。然后,看教科书(现在高考题蛮多技巧都是课本上的,比如放缩法的一个公式),把书上的练习做一做,做简单的,不需要很深。
3.在自学的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老师讲的课程,讲到哪里,你就要钻研到哪里。若是条件可以的话,可以跟个辅导班,我之前就是这么过来的,分享一家口碑不错的http://www.wpjj.cn/a/1.html,仅供参考。伴随着老师的步伐,在已经自学的基础上,开始做一些高考题,有些题一开始或许有些难度,或许有些知识点的技巧老师没讲到,但是,你要钻研,探寻知识的本质是什么。
4.笔记本,这个当初我没注意到,很是后悔。笔记本记什么,记你自己的技巧与老师的技巧(最好配上题),记错题(不要错一题写一题,把错误分类,每一类后写明自己错的原因)
5.如上所做,在高二,上课会很轻松,你只要学习技巧与思维,这时开始,一题多解的训练,一道题,尽可能想多一点方法,还可以与同学交流。
6.在高一,一开始学集合可能会很晕,这很正常,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是这样的,你一定要给自己信心,努力钻研,这个过渡期就很快度过的。
7.下面给出 我自己曾经遇到的问题。
a.立体几何(血的教训,记住啊),一开始学的是“综合法”(是什么你先不用管),很简单, 是简单的立体几何,在高二时,又会学到“坐标法”(这个基本是万能方法),坐标法,是万金油,但是,你要记住,千万不要用泛滥了。我在学习坐标法后,立体几何题都用坐标法,不用思考,提笔就算。最后,我发现我不会用综合法了......现在高考趋势于综合法,坐标法对付几年前高考题,很快。但是,坐标法最近不好用啊,甚至用不了。综合法,是思维,坐标法,是计算。
两者过关,万无一失。所以,建议你两种方法都练,但综合法为主,坐标法为辅。
b.圆锥曲线,通常是高考最后3题,较难,刚学不建议马上做高考题,基础一点要牢(一定,一定,切记切记).
c.导数, 通常较难,也是基础要牢,导数题,通常比较活,题海战术似乎没什么用(不要深陷其中),要掌握思维与技巧,才可能学好导数。
总结来说:自信(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说:我可以的),基础(一切之源,要牢),钻研(我曾经为了寻找一个规律,弄到凌晨3点),归纳(就是你的笔记本)
做到上面这几点,坚持3年,高考至少135,若是加一点竞赛思想,保140没问题.
第3个回答  2019-08-06
在我们中国的制度中,高考也算是很公平的一个考核了。生在这个大环境下,最好不要去抱怨。
首先,肯定不是智力问题,八九十分也很正常。这样的分数基本上基础就不扎实,每个题型的压轴题应该都是难题,做不起的。如果你高一高二,我简直还是可以抓抓基础,多刷题,做一个错题本。
如果你已经高三了,那么时间是非常的紧迫,建议你可以学学答题技巧,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套路。微博上有一个了一先生,我看了他的解题视频觉得可以。他主要就是想这种技巧性提分课程的。你先去了解一下吧。网上除了了一先生,还有其他的老师。
第4个回答  2012-10-21
高中的数学已经不同于初中的数学,他有一个大的跨越。首先,你要适应这种学习环境。接着,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学习中的概念,你必须掌握的透彻,这样才能谈到应用。预习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其次,你要有一个错题本。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