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路堤植草护坡施工方案

如题所述

草皮护坡施工
本工程草皮护坡种植部位在大堤坡面,种植要选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气温时施工,并且注意洒水养护。工作内容包括修边坡,松土除杂等。
1.施工程序
边坡修整 → 松土除杂 → 种植覆盖 → 施肥养护
2.施工方法
(1)边坡修整:大堤边坡修整回填完工后,应进行人工边坡修整,以达到设计边坡。框格梁内应进行平整,清理混凝土垃圾等杂物。
(2)松土除杂:边坡修整好后,用人工对坡面土层进行松土,并铺筑耕植土,松土厚度不大于30cm。在松土过程中还应将土层中的杂草物清除干净,并将大块土击碎。
(3)撒种覆盖
1)草种选择:各草护坡选用生产快,耐旱、耐高温、耐水淹、耐贫瘠、耐酸性、耐碱性,能安全越冬的草种。同时要求护坡草坪根系发达、强劲、密集交叉、覆盖性好。具体草种应按照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购买。
2)播种方法:如设计没有明确要求,可考虑采用撒草籽或铺砌草皮两种方式完成草皮护坡工程施工。采用人工撒播法是,撒播前将草种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撒种前,沿坝坡横向整排撒播推进。以50m为一播段,每排人间距为1米,撒播过种中严格遵循国家专利技术《草坪培植床》和设计草密度。
3)草种覆盖,每撒播段完工后,极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及时用半园把覆盖坡面表上,再用人工拍压,以使草种稳定,不流失。
(4)施肥、养护
种草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应进行施肥和养护,以保证当年出苗和成活率在80%以上。
(5)冬季低温播种时,加辣,塑料薄膜保温促苗,防止幼苗冻伤。
(6)草块移植铺设法
1)铺裁草皮的草源应生长良好,密度高,而且有足够面积的草。
2)草块切成30cm×30cm,厚2-3cm的方块。
3)铺设草块可采取密铺或间铺,密铺应互相街接不留缝隙,要求快速成坪,间铺草块,各草块间的缝隙不得超过4-6cm,当草缝隙宽为4cm时,草块必须占草坪总量的70%以上,间隙间回填好草,草块铺设后应压实,浇水。
3.草皮护坡的质量要求
(1)播种草皮全覆盖率达到90%。
(2)密铺草皮无枯死,生长正常,覆盖率达到95%。
淤泥开挖
(1)、抽水及抽水后测量,淤泥面标高,可断面法、可方格网法。水不能完全排除时,在一隅挖较大深坑;大泵不断抽水,保持水位低于淤泥面。
(2)、填筑便道,用土从坑一侧或多侧向坑内延伸,(挤填法,直堆,并用推土机适当反复压实,以利行车)
(3)、挖机置于便道,挖取两侧的淤泥,车辆经便道运出,进度要求快时,可设多条便道,以不互相影响,又能有效挖到为宜。
(4)、部分地段,靠近坑边,可采用两或三台挖机,分次转至坑上运走。
(5)、挖淤泥过程中,最好的现象是,水被抽干了,没有断续渗出,如有渗出,需不断调整抽水方案。如无地下水渗出,则最好挖机顺便整理好坑底平面;如有地下水渗出,等挖淤完成后,加大抽水力度,采用挖机或推土机(能行走的情况下)平整底面;
(6)、测量坑底标高,要与顶面相同的测量方法,断面或网格交点对应。
(7)、加大抽水力度,快速完成铺设土工布等作业,可采用推进法,铺一段、填一段。

埋石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面清理→模板安装→埋石混凝土浇筑→伸缩缝处理→混凝土拆模养护。
1)施工准备
在河道侧设置挡水围堰和开挖周边排水沟以及采取集水坑抽水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积水。
2)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必须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按混凝土伸缩缝间距设放样桩。测量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应工作经验,并要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设置防护设施,以免被破坏。
3)基面清理
基面验收合格后,将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清除,处理完毕再浇筑混凝土。
基岩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必须先铺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砂浆水灰比应与混凝土的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与基岩石结合良好。
4)模板制安
模板制作:用标准木板拼接,局部曲线面根据平面展开图用木板加工制作。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前,按结构物外形设计尺寸测量放样,多方向设立控制点,以便校正。架模时,将模板钉固在木支撑上,再将木支撑支承到坚固的地面上。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施工工艺:拌和→运输→振捣→养护。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和石料水平运输用双胶轮车运抵工作仓面。严禁直接从高处往下倾倒混凝土,入口与仓面垂直距离控制在1.5m以内,若垂直距离过大,必须设溜槽或溜筒缓置。
埋石混凝土埋石率按设计要求的25%,埋石混凝土厚度500。施工时,应先铺一层混凝土放一层块石,再振捣密实至块石沉入混凝土中,不得先摆石,再灌混凝土。
埋石用块石尺寸不得大于一次浇筑混凝土块体最小尺寸的1/3。要求质地坚硬新鲜,无风化或裂缝,饱和抗压强度大于300kg/cm2,清洗干净。
浇筑时,先铺一层100~150mm厚的混凝土打底,再铺上石料。石料铺放要均匀排列,使大头向下,小头朝上,且石料的纹理与受力方向垂直。石料间距一般不小于100mm,石料与模板或槽壁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以确保每块石料均被混凝土包裹。
石料铺放后,继续浇筑混凝土,每层厚约200~250mm,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避免接触模板和石料。如此逐层铺石料以及浇筑混凝土,直至最终层面,保持石料顶面有不少于100mm厚的混凝土覆盖层,所掺用的石料数量为基础体积的15%。
振捣器插入平面布点和振捣时间要达到规范的要求,确保振捣充分。
埋石混凝土浇筑时分缝,继续浇筑时要将施工缝清洗干净,铺上一层与混凝土万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混凝土及铺放石料。
6)伸缩缝处理
伸缩缝施工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先在分缝处按设计厚度与模板一起安装上沥青木板。
7)混凝土拆模养护
混凝土收仓完毕后12~18小时内即开始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铺盖草帘保湿,在正常温度下养护7天后可除去覆盖。
混凝土模板拆除时限必须符合施工图纸规定,不承重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时方可拆除。
8.6浆砌片(块)石施工
基坑采用跳槽开挖,分段砌筑施工,开挖后及时施工浆砌片石基础,砌筑采用坐浆法,砌筑上层时不振动下层,砌筑前对下层进行表面清理、湿润。砌筑时不能出现通缝和过大的三角缝隙,砂浆必须饱满。非岩石地基10~15m,岩石地基不大于25m设置沉降缝。缝宽为2~3cm。
1、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浆砌片石挡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案及方法
(1)、施工前先作好地面排水工作,在松软地层或坡积层地段,基坑不得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完工以前发生土体坍滑,必须采用跳槽开挖,及时分段砌筑的办法施工。
(2)、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承载力与设计要求有出入,按实地情况报告给设计单位,及时调整设计。
(3)、砌筑石料必须经过挑选,质地坚硬、色泽均匀、无裂缝、无水锈、不易风化的石料。石料的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砌筑时不能出现通缝和过大的三角缝隙,砂浆必须饱满。
(4)、砌筑时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边线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大致适顺。在砌筑过程中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分尺寸符合设计的要求。
(5)、砌筑采用坐浆法,砌筑上层时不振动下层,砌筑前对下层进行表面清理、湿润。采用“丁”、 “顺” 、“嵌” 、“楔”等方法,使片石间嵌挤密实,墙身稳定。
(6)、墙的底部、顶部和墙面外层,选用较整齐的大块石砌筑,层高一致。
(7)、挡墙施工前,做到坡面密实和平整后,方可进行砌筑。保证挡墙设施能与土石坡面密贴结合,不允许有空隙。
(8)、砌体的外露面和坡顶、边口选用较大而平整的片石或块石,并稍加修凿,其它部位的石质要外观色泽均匀、质地坚硬、不易风化,石块在砌筑前浇水湿润,表面泥土、水锈需清理干净。各工作层竖缝要相互错开,不得贯通,竖缝宽度不得大于3cm。勾缝采用平整压槽法(凹缝),在砂浆初凝后,洒水养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