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会分裂柏林墙是怎么一回事

如题所述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英语:Berlin Wall,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89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再次分裂。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 [1]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背景
  柏林墙建于1961年11月20日
  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一直到两德统一为止。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西德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规定是西德的领土,由于西柏林的领土完全在东德境内,苏联为迫使西德放弃西柏林,强迫西柏林断水断粮,此举让西方国家团结一致,每日有多班飞机把物资由西德运到西柏林,1949年4月更成立北约,而苏联于1949年5月解除封锁。然而,美英法三国认为规定和现状相牴触而推迟实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领土,直至冷战结束、两德统一。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到西德,造成东德严重缺少工人,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冒著被东德边防射杀的危险逃入西柏林。

  建墙
  柏林围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围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禁止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逃亡
  在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自制潜水艇、热气球等方式翻越柏林围墙,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

  1961年8月15日,柏林墙已修建到最后一部分,它还没有变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而仅仅是铁蒺藜的路障。19岁的东德士兵康拉德·舒曼头戴钢盔、肩背长枪大步跃过铁蒺藜樊篱。这个瞬间被当时在场的摄影师彼得·雷宾拍了下来,震惊了世界。1962年8月17日,18岁的东德人彼得·费查(Peter Fechter)试图攀越围墙,被东德士兵开枪射杀。当时,有西方记者在场,东西两边的人民都看到他中枪,但没有人施予援手,事件在冷战时期哄动一时。他成为第一个因试图攀墙而被射杀的人。
  1979年一个夜晚,从东德一个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篮里装着两个家庭——两对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这个气球完全由这两个家庭花了数年的时间手工制成,逃亡者操纵热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 20多分钟的飞行后,他们安全落在西德领土。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围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存在了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此事件也称为“柏林围墙倒塌”,虽然围墙不是自己倒塌,而是被人为拆除。当时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围墙,并且在上面涂鸦,拆下建材当成纪念品。11个月后,两德终于统一,成为“柏林围墙倒塌”后的最高潮。
  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不让东德人逃入西柏林。柏林墙有7个过境通道,其中有1个专门为盟军、外交官和外国记者所用。
  柏林墙有超过155公里长,约3~4米高,主要可分为:
  第零层防线:302座瞭望台
  第一层防线:约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墙,有的地方附铁丝围拦和警报器
  第二层防线:钢制拒马
  第三层防线:2米高的铁丝围拦
  第四层防线:音响警报缆
  第五层防线:通电的铁丝网
  第六层防线:共22个碉堡 
  第七层防线:用来引导(滑)警犬的缆线(共600只警犬)
  第八层防线:6~15米宽的无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脚印,埋有地雷
  第九层防线:3~5米深的反车辆壕沟
  第十层防线:5米高的路灯
  第十一层防线:武装警卫(共14000人)
  第十二层防线:2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附警报器
  第十三层防线:空地
  第十四层防线:第二道水泥墙,高3.5~4.2米、厚15厘米,可以抵挡装甲车辆的撞击
  第十五层防线:有些地方需要游过施普雷河(Spree)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7167.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9
说简单一点,就是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输了就要挨欺负,所以被当时两大强国美国和苏联侵略,但是美苏两国制度不一样,苏联明显更能聚集人民,实力更强。美国意识到这会撼动它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德国战败,没有了利益,不会再和苏联友好了所以开始和苏联冷战等一系列的敌对战争,而德国也就此受到波及,美国占领的西德和苏联占领的东德中间建了一道墙,称为柏林墙。
第2个回答  2019-03-11
柏林墙自建立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西方的强烈反对和指责,边境事件层出不穷。西方常以“违反人权”为由,要求拆除柏林墙。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就此指出,他不反对拆除,但这必须是在导致建墙的因素消失之后。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及两德关系的改善,柏林墙一带的紧张气氛大为缓解,埋在两德边界上的自动射击装置和地雷被拆除,往来人员明显增多。
1989年,波兰和匈牙利刮起了"改革"和"自由化"的旋风, 民主德国的莱比锡等地也爆发了要求"自由化"的群众游行。民德执政的统一社会党内部斗争激烈,昂纳克被迫辞职。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影响下,新上任的民德领导人克伦茨作出了突破性的决定—开放柏林墙关卡。
1989年11月9日,在宣布民德公民可以自由穿越柏林墙的那个晚上,约10万人象潮水一般从柏林墙的东边涌向西边,所有的护栏全部被挪走,28年的人为阻隔就这样消失了。
1990年6月13日,民德政府开始拆除全部柏林墙。 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以德国分裂为基础、苏美分治为特征的“雅尔塔格局”彻底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