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实干的人总是得不到重用?

如题所述

一、这是一个悲伤的话题和事实

“干得越多,错的越多”、“能者多劳嘛!”、“某某某每天啥也不干,就会吹牛,凭什么每次都能得A?”、“我:我不负责这些工作,你可以去找某某某。对方:他不如你,还是你来做吧!”相信大部分小伙伴对这些场景或者对话都比较熟悉。更加悲催的是,有一部分人一边说着喜欢实干的人,一边却又把实干的人“往死里坑”,自己却想努力成为“忽悠者”。活脱脱的现实版“屠龙的勇士”。难道真的是谁都逃脱不掉的“真香定律”吗?

二、职场技能的要求

其实,我们从职场职位对技能的要求来看,能吹牛会来事的人比实干家更容易受到“器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职场能力需求示意图

从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工作职位越高的人需要的实际的工作技能就越少,人际技能就越多。也就是说,在高职位的工作中,沟通和协调是工作中非常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会来事的人比实干的人更具有“当领导”的潜质。

估计看到这里,有人就要开骂了。我们的题目是“实干的人受委屈”,你却在这里为这种现象洗地,妥妥的五毛嫌疑,而且还存在以果证因的嫌疑(题目的逻辑是实干的人不容易得到重用的现象,但是在这里我却用了结果来说明现象的正确性)。有这种怀疑也是正常的,甚至你们骂“知化”是个ZZ,那我也接受。不过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有一本书(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感兴趣的可以私信我)明确的指出在职场中我们是先表现出了成为每种角色的品质和行为,才有了我们在职场中成为某种角色的结果。而不是我们先成为了某种职场角色,才会表现出该角色相应的行为。通俗的说就是你装的逼装久了,那你装过的逼就成了你的一部分,你也就认同了这种生活/工作方式了。

三、人际潜规则

1.有趣的“熟脸”效应

我们刚进入大学有两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军训和班干部选举。在班干部选举的时候,你会发现特别有趣的事情,那些入学成绩特别好的不一定会当选。但是那些会来事的小伙伴,比如军训的时候拉着很多人一起吃饭的、一起加社团的、甚至一起搞各种腐败的人很容易当选。为什么?因为在选班干部的时候,你可能除了自己宿舍的小伙伴以外,其他的人都不认识,你能写出的名字除了自己,也就剩下那个拉着你买水、加社团的人了,不选他还选谁?在职场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实干家”和“会来事”的人一起竞选某个职位,只要这个实干家的能力不是缺少不行的,那胜利的大概率是会来事的。因为,谁认识你这个“实干家”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职场中牛逼的不是你认识谁,而是谁认识了你。从这个角度来讲“实干家”就输了一截,

2.坑爹的绩效强制分布制度

我们都知道,有些公司实行绩效强制分布制度。工作中总得有人背锅吧,绩效C总得有人选吧。这个时候在打绩效的时候,很多人不是根据日常的点滴记录,而是根据“典型性效应”。什么意思呢?那个实干家“1号的时候个BUG影响了进度俩小时,10号的时候项目计划晚提交了半天,30号的时候因为质量问题和别人起了争执,严重影响团队分为”,不过还是除了一些成绩的,暂时得B吧。再来看一下那个会来事的,“好像对方的工作做的挺好的,也没有人说他工作完成的不好啊,我也没有挑出来毛病,暂时给个A吧”(你挑个毛毛线啊,压根就没有实质性的工作,你怎么挑毛病?)。这就是我们抱怨的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你可能要问,我感觉绩效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向上反应啊,别天真了,要知道绩效是怎么来的。对于你来讲,你的绩效是制度的结果。确切来说是你的领导和领导的领导共同商量的结果。你想通过向上反映来实现绩效反叛你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上层想自己打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