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碱盐》

有谁可以帮帮我总结一下这一章的知识点,要全面的!帮帮忙!老实说这章书很重要的!特别是离子的鉴定,酸碱盐的通性.还有为什么酸都有相似的通性?碱都有相似的通性?和盐都有相似的通性?帮帮忙!!!全面啊!!!

1. 酸、碱、盐的性质
名称 浓盐酸 浓硫酸 浓硝酸
化学式 HCl H2SO4 HNO3
色态味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液体(工业盐酸略带黄色) 无色透明、粘稠、油状液体,无刺激气味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溶解性 易溶 易溶于水,强烈放热 易溶
沸点、
挥发性 沸点低,易挥发(白雾)敞口放置质量、浓度均减小 高沸点,不易挥发 沸点低,易挥发(白雾)敞口放置质量、浓度均减小
吸水性 无 用作干燥剂,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浓度减小 无
脱水性 无 能使纸张、木材碳化 无
稳定性 稳定性酸,受热或见光难分解 稳定性酸,受热或见光难分解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强氧化性 与氢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稀盐酸、硫酸、硝酸化学性质比较
名称 稀盐酸HCl 稀硫酸H2SO4 稀硝酸HNO3
相对分子质量 36.5 98 63
电离方程式 HCl=H++Cl- H2SO4=2H++SO42- HNO3=H++NO3-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与金属反应 Zn+2HCl=ZnCl2+H2↑ Zn+H2SO4(稀)=ZnSO4+H2↑ 能发生反应,但不生成H2,生成H2O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
2FeCl3+3H2O Fe2O3+ 3H2SO4=
Fe2(SO4)3+3H2O ZnO+2HNO3=
Zn(NO3)2+H2O
与碱
反应 Cu(OH)2+2HCl=
CuCl2+2H2O Cu(OH)2+ H2SO4=
CuSO4+H2O Mg(OH)2+2HNO3=
Mg(NO3)2+H2O
与盐反应 HCl+ AgNO3=
AgCl↓(白色)+ HNO3 BaCl2+ H2SO4=
BaSO4↓(白色)+2HCl Na2CO3+2HNO3=
2NaNO3+H2O+CO2↑
常用鉴别方法 AgNO3溶液和稀HNO3,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BaCl2或Ba(NO3)2或 溶液和稀HNO3,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用途 化工产品,除锈,制药 化工产品,化肥、农药、炸药、染料、除锈、精炼石油 化工产品,化肥、染料、火药、
酸的通性:
① 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 活泼金属+酸→盐+H2↑。(属于置换反应)
③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④ 金属氢氧化物(碱)+酸→盐+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⑤ 盐+酸→新盐+新酸。(属于复分解反应)

两种常见的碱的性质。
名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俗称 火碱、烧碱、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溶液为石灰水)
化学式 NaOH

相对分子质量 40 74
电离方程式 NaOH===Na++OH- ===Ca2++2OH-




等质 色态 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
吸湿性 有强吸湿性,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潮解 无吸湿性(CaO有吸湿性)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强烈放热 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腐蚀性 有强腐蚀性 有强腐蚀性
化学性质 使指示剂变色 ①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②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③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①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②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③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CO2=CaCO3↓+H2O
+SO2=CaSO3↓+H2O

跟酸发生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3NaOH+H3PO4=Na3PO4+3H2O +2HCl=CaCl2+H2O
+H2SO4=CaSO4+2H2O
3 +2H3PO4= ↓+6H2O
跟某些盐反应 2NaOH+CuSO4=Na2SO4+ ↓(蓝色)
3NaOH+FeCl3=3NaCl+ ↓(红褐色)
+Na2CO3=CaCO3↓
+2NaOH
+MgCl2=CaCl2+
↓(白色)

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 建筑业,制三合土,抹墙,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工业上制取NaOH、漂白粉
制取 +Na2CO3=CaCO3↓+2NaOH CaO+H2O=

碱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仅限于可溶性碱)。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碱+盐→新碱+新盐(要求两种反应物均可溶,生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才能发生,属于复分解反应)

三种常见的盐
氯化钠(NaCl) 碳酸钠(Na2CO3) 硫酸铜(CuSO4)
结晶水合物 —— Na2CO3•10H2O CuSO4•5H2O
俗称 食盐 纯碱 结晶水合物俗称胆矾、蓝矾
分布 海水、盐湖、盐井、盐矿 盐湖或碱性土壤里,天然碱(俗称口碱) ——
物理
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粗盐中因含MgCl2、CaCl2而易潮解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其结晶水合物易失去水而风化 CuSO4为白色固体,易溶,水溶液为蓝色,CuSO4•5H2O为蓝色晶体,易溶,加热失去结晶水,由蓝变白。
用途 化工原料,可制取钠、氯气、NaOH和纯碱,调味、腌渍食品等 化工产品,用于洗涤剂、造纸、纺织及制玻璃等工业 精炼铜、电镀、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2. 金属和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3.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常见酸中除硅酸(H2SiO3)外均可溶;
常见碱中除NaOH、KOH、 、NH3•H2O可溶, 微溶外其余均为难溶碱。其中 为蓝色沉淀, 为红褐色沉淀,其余均为白色沉淀;
常见的盐的溶解性规律是:钾、钠、铵、硝溶;盐酸银不溶;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碳酸钾、钠、铵能溶;碳酸镁微溶。
4.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主要是在置换反应中的应用。
(1)金属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 + 盐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5.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起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① 有沉淀析出;② 有气体放出;③ 有水生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30
酸的通性就是所有的酸都会有这种现象,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指示剂反应成酸性。

碱和盐的类似,离子检验很简单,就是用其他离子与它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从而推断他是什么离子,但是银离子特殊,需要再加入稀硝酸来防止杂质离子的干扰。追问

能帮我全面说说吗?

追答

4楼说的很全了,采纳他把

第2个回答  2012-03-30
酸 介绍常见两种酸的物理性质如浓HCl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所以打开瓶塞会有白雾,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变少。而浓H2SO4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打开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变大。同时浓硫酸还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也叫脱水性)---这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酸因为水中都能电离出相同的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2、酸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
碱 介绍两种常见的碱NaOH和Ca(OH)2 。因为碱在水中能电离出相同的O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CO2/SO2/SO3)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同时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如NaOH+HCl=NaCl+H2O
盐的溶解性主要看书后109页附录溶解性表,主要口诀如下:
钾、钠、铵硝酸盐,全部溶在水间
盐酸盐大都溶,不溶只有AgCl
硫酸盐大都溶,不溶只有BaSO4
碳酸盐溶者少,溶者只有钾、钠、铵
常见五酸都易溶,溶碱只有钾、钠、钡
两离子结合有气体、沉淀、水生成的就一定不共存
第3个回答  2012-03-30
掌握好常见的酸、碱、盐及相关的特性、俗称、用途以及酸、碱、盐的通性(即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