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亩耕地红线”的来历

如题所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于闭幕当日晚间发布的会议公告九次提到食品安全,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明确了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目标。

18亿亩耕地红线仍须坚守: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也成为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墨最多 的主题之一。

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会议还强调,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18亿亩耕地红线的由来可以分为三部分:18亿亩耕地红线是如何划定的、守不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将会怎样、经济发展必须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18亿亩耕地红线是如何划定的:

(1)中国素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国土面积看起来不小,其实可以耕种的土地却不多,所以国家明确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奉行,为保证十几亿人能有饭吃,更是划定了18亿亩耕地,以最严格的方式加以保护。这18亿亩耕地谁也不能改做他用,是高压线,谁也不能碰。这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的来历。
(2)中国目前有14亿左右的人口,以18亿亩为底线的话,人均耕地是1.2亩多,中国目前的粮食平均亩产是320公斤左右,按此计算,1.2亩人均耕地的粮食平均产量就是380公斤左右。研究表明,人均粮食370公斤是一个明显的界限,达到这个水平,就能够基本满足目前的食品消费需要。可见18亿亩实在是中国现阶段耕地保有量的下限。少于此,则粮食安全要出问题。尽管随着耕作技术的提高、种子的不断改良等因素,粮食单产可望有所提高,但同时,人口的总量也会继续增长,粮食单产的提高将被人口的增长抵消,粮食安全始终不容乐观,所以18亿亩的红线断不可破。这既是保护耕地的高压线,也是粮食安全的警戒线,必须严防死守。

守不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将会怎样:
(1)毫无疑问,这条红线一旦破除,大量的耕地必将迅速被强势的资本圈占,国内的粮食生产将不能自给。就是说,粮食不够吃了。怎么办?当然只有进口粮食一条路。某些人质疑红线的理由也正在此,粮食不够吃可以进口嘛,国际市场上的粮食又便宜质量又好,靠市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2)果真如此吗?我们知道,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国际市场上有粮食可买,第二,中国人手里有足够买粮食的钱。
(3)在第一个条件下,如果发生世界性的粮荒,没有人卖粮食怎么办?或者虽然国际市场上有粮食,但人家为了遏制中国、制裁中国,卡中国的脖子,就是不买给中国,怎么办?或者进而提出种种不合理的甚至屈辱的条件,怎么办?难道要中国为讨口饭吃而屈膝洋大人?众所周知,国际粮食市场的最大卖家是美国,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以美国之战略目标和一贯作风,这样的事是完成可能发生的;在第二种条件下,不要以为中国目前有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可高枕无忧,一旦美元崩溃,则这笔钱将极大缩水。或者出现像国际原油市场的情况,中国买什么,什么价格就暴涨,中国还真敢说自己买得起粮食吗?再说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买粮食吃,这是可以想象的吗?
(4)“民以食为天”,目前我国仅存的18亿亩耕地“口粮田”。 “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保护耕地的阐述,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耕地是我们的命根,我们要尽可能为子孙后代多留下一点耕地,千万不要让子孙后代因为无地可耕而骂老祖宗。

经济发展必须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1)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经济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要有一定的土地作保障,为此占用一些耕地难以避免。与此同时,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又使保护耕地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18亿亩耕地的红线必须坚守。
(2)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房地产、汽车引人注目。房和车在居民消费结构中举足轻重,标志着我国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然而,这种转变有一个明显的“中国特性”,那就是14亿人口的粮食需要只能以自给自足为主,不可能通过国际分工使“衣食温饱”问题消融在“住行小康”里。多年的实践证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
(3)社会生活再现代化,人类摄入能量的方式都没法变,中国14亿人口要吃饭的现实不会变。今后,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这就决定了以住和行为代表的非农业用地也将长期受制于“紧平衡”。对这一点,全社会都应有足够的认识。
(4)今年的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确定:“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主题,用意是希望每个人意识到,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土地是有限的,要想科学发展,必须依法管地、集约用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厚德载物”的中华大地,正承载着亘古未有的发展压力。18亿亩耕地,既是划在当代中国人衣食与住行间的一道红线,也是划在今人消费与后人生存间的一道红线。除了坚守这道红线,我们别无选择。
第2个回答  2019-01-06
8亿亩耕地红线的由来可以分为三部分:18亿亩耕地红线是如何划定的、守不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将会怎样、经济发展必须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18亿亩耕地红线是如何划定的:
(1)中国素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国土面积看起来不小,其实可以耕种的土地却不多,所以国家明确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奉行,为保证十几亿人能有饭吃,更是划定了18亿亩耕地,以最严格的方式加以保护。这18亿亩耕地谁也不能改做他用,是高压线,谁也不能碰。这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的来历。
(2)中国目前有14亿左右的人口,以18亿亩为底线的话,人均耕地是1.2亩多,中国目前的粮食平均亩产是320公斤左右,按此计算,1.2亩人均耕地的粮食平均产量就是380公斤左右。研究表明,人均粮食370公斤是一个明显的界限,达到这个水平,就能够基本满足目前的食品消费需要。可见18亿亩实在是中国现阶段耕地保有量的下限。少于此,则粮食安全要出问题。尽管随着耕作技术的提高、种子的不断改良等因素,粮食单产可望有所提高,但同时,人口的总量也会继续增长,粮食单产的提高将被人口的增长抵消,粮食安全始终不容乐观,所以18亿亩的红线断不可破。这既是保护耕地的高压线,也是粮食安全的警戒线,必须严防死守。
守不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将会怎样:
(1)毫无疑问,这条红线一旦破除,大量的耕地必将迅速被强势的资本圈占,国内的粮食生产将不能自给。就是说,粮食不够吃了。怎么办?当然只有进口粮食一条路。某些人质疑红线的理由也正在此,粮食不够吃可以进口嘛,国际市场上的粮食又便宜质量又好,靠市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2)果真如此吗?我们知道,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国际市场上有粮食可买,第二,中国人手里有足够买粮食的钱。
(3)在第一个条件下,如果发生世界性的饥荒,没有人卖粮食怎么办?或者虽然国际市场上有粮食,但人家为了遏制中国、制裁中国,卡中国的脖子,就是不买给中国,怎么办?或者进而提出种种不合理的甚至屈辱的条件,怎么办?难道要中国为讨口饭吃而屈膝洋人?众所周知,国际粮食市场的最大卖家是美国,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以美国之战略目标和一贯作风,这样的事是完成可能发生的;在第二种条件下,不要以为中国目前有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可高枕无忧,一旦美元崩溃,则这笔钱将极大缩水。或者出现像国际原油市场的情况,中国买什么,什么价格就暴涨,中国还真敢说自己买得起粮食吗?再说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买粮食吃,这是可以想象的吗?
(4)“民以食为天”,目前我国仅存的18亿亩耕地“口粮田”。 “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保护耕地的阐述,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耕地是我们的命根,我们要尽可能为子孙后代多留下一点耕地,千万不要让子孙后代因为无地可耕而骂老祖宗。
经济发展必须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1)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经济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要有一定的土地作保障,为此占用一些耕地难以避免。与此同时,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又使保护耕地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18亿亩耕地的红线必须坚守。
(2)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房地产、汽车引人注目。房和车在居民消费结构中举足轻重,标志着我国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然而,这种转变有一个明显的“中国特性”,那就是14亿人口的粮食需要只能以自给自足为主,不可能通过国际分工使“衣食温饱”问题消融在“住行小康”里。多年的实践证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
(3)社会生活再现代化,人类摄入能量的方式都没法变,中国14亿人口要吃饭的现实不会变。今后,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这就决定了以住和行为代表的非农业用地也将长期受制于“紧平衡”。对这一点,全社会都应有足够的认识。
(4)在今年的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确定:“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主题,其用意是希望每个人意识到,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土地是有限的,要想科学发展,必须依法管地、集约用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厚德载物”的中华大地,正承载着亘古未有的发展压力。18亿亩耕地,既是划在当代中国人衣食与住行间的一道红线,也是划在今人消费与后人生存间的一道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