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讯号。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尿。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血尿的原因]
血尿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肾囊肿、结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结核、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及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肿瘤)最为多见。其他如凝血异常的疾病(特发性或药物性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坏血病等)、全身性疾病(再障、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也可引起血尿。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所以血尿并不是都能被眼睛发现的。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约1000毫升尿液中起码混入1毫升血,这说明血尿较严重,应赶紧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一) 血尿的病因
血尿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人的尿液是在肾脏里生成的,经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凡是这些器官有了病,发生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
常见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等等。血尿是以上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二) 血尿的鉴别诊断
当排尿开始为血尿,而后段尿液正常,一般多为尿道疾病;如排尿开始正常,快结束时出现血尿,多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如果为“全程血尿”,血色暗红,一般多为肾脏的疾病引起。尿血很少出现休克的表现。
血尿常见于以下疾病:
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3
对于女性尿血来说,首先要分辨是尿道来源的还是其它地方来源。因女性的尿道及阴道相隔距离较近,部分患者可疑阴道流血导致出现尿血,所以首先应排除阴道流血所导致的疾病。

对于泌尿系统的疾病导致的尿血,患者如果有剧烈活动可以因血管充血破裂尿血。外伤后出现泌尿系统的损伤导致出血,从而又尿血。如果尿血合并比较剧烈的腰腹部疼痛,可能考虑合并泌尿系统的结石。

如果是无痛性的肉眼血尿,考虑有泌尿系统肿瘤。有尿血及膀胱刺激症,考虑有泌尿系感染。如果有尿血急排尿困难时,考虑有尿道外口肿物。
第2个回答  2020-07-06
血尿为临床常见症状,可由以下疾病导致:
1、肾内科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
2、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泌尿系疾病:如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等泌尿系肿瘤,或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核、泌尿系感染、胡桃夹综合征等。其中,泌尿系肿瘤以血尿为首发症状,且为无痛性;泌尿系结石好发于年轻人群,可在血尿同时伴有阵发性绞痛,可采取药物或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结核较为少见,常伴随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可行抗结核治疗;泌尿系感染可在检查中发现血尿,进行抗感染治疗。
第3个回答  2012-04-20
您好
尿血主要是由泌尿系疾病引起的,如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结核等。
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尿三杯,尿常规,B超,细菌培养等,以便及时确诊,及早治疗,祝您健康e1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20
建议去医院检查下 有可能是肾脏问题 小便中带血是血尿,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小儿血尿多见于急性肾炎;青少年或中年人血尿,应考虑泌尿系统非特异性细菌感染、结核与结石;女性血尿如发生在新婚或生育期,多为肾盂、-膀胱及尿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