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切为空,那什么都是空,奋斗,理想还有什么意思呢?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争取的呢?

如题所述

你看完就会明白了!!!

一.究竟什么是"空"?为何有这么多种解释?有没有标准的定义? "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嘛,六祖是否"断见空"?(不要之乎者也的哲学语言,也不要经书上的经文,请讲白话)。
——————————————————————————————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就《心经》的内容做过一个梵文的语言分析,形成了一个“色不异空”的百度词条,可参考。见最下面的参考资料。
就我认为,您在原文里列举的第一种解释,肯定是正确的。“空”在佛教里不是指“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是断空见。印度佛教的“方广道人”曾经执断空见,后来遭到批判。佛教说空,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反而是因为空,一切事物现象才得以成立了。这是持断空见的人怎么都想不明白的。其实这个“空”就是“空性”(s/u-nyata-),就是您前面所提到的“无自性的状态”。这种状态,等于说事物不是自己产生自己的、自己决定自己的,而是在“关系和条件”之中产生和存在——就是“缘起”。缘起,所以性空。
而之所以你会觉得六祖的话是断空见,是因为你把这句话给僵化了。关于这个问题末学曾请教柏林寺方丈明海大和尚。他表示,禅宗的语言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它表达思想对治一定情境内的问题,不能僵化地做学术式理解。说“本来无一物”,他对治的是神秀把“菩提”、“明镜”都看成是实有的、自性的东西,这个“执有”毛病,揭示的是它们的空性。倘若对治的是“执无”的毛病,则完全是另一番说法,比如“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这一句话可能在您看来,可能又成了“常见”了。不能这么理解。
其实不独是看中国祖师描述空的著作时可能会有人误解为全空,就连看般若经和印度中观著作时,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本来佛教是讲空有中道的,但文中言说大量是谈“空,空,空,空”。表面上看来,般若经的一些地方以及龙树、提婆的著作也存在这个“偏空”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般若经和龙树提婆的时代,正是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的各种执实学说盛行的时代。为对治这种背景下人们观念中的主要问题,他们的阐释重点当然是在“遮有”和“空”方面。诚如美国佛学家E. Napper所说:

无论是《般若经》或是龙树、月称的听众们都不是那种会因为破斥过多而掉进断见中的人;反之,他们是属于那类在中观系统眼中,被称为强烈地执持常边,即实体见的一群,他们会把现象所没有的“实体性”(solidity)、知觉实在性(palpability)强加进现象里。也就是说,在未达到能亲证空性之阶段以前,“有”(existence)与“自性有”(inherent existence)之间的差异,几乎不可能被区分,故“无色”、“无生”等一类姿态上激进的口吻,其实只是一剂猛烈的利于教化的药物而已。([美]伊丽莎白•纳珀:《藏传佛教中观哲学》,刘宇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4页)

二是,正如宗喀巴大师所说,
说法大师,现见众多了义之经,遮生等时加胜义简别;若有一处已加简别,于未加者亦应例加,是共法故。(《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395页)

如果一部经在任意一处的“无生”、“无补特伽罗”前加了“胜义”等简别语,那么在理解这部经时,就应当在其余的地方也加上这个简别语。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心经》,由于有tams/ca svabha-vas/u-nyan pas/auati sma(“看见它们[五蕴]自性空”,玄奘译本删去了“自性”而作“照见五蕴皆空”)的语句作为原则,因此“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应理解为“不[自性]生、不[自性]灭、不[自性]垢、不[自性]净、不[自性]增、不[自性]减”。按宗喀巴大师的意思,类似的语句如果按字面意思进行理解而不加简别语,不仅不符合“共法”规则,还会引发断空见,认为一切法是“全空”。这是极其危险的断空见。

二.请用活波生动的语言(白话,不要之乎者也的哲学语言)举例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请举例哦,即让我等这一般智力的普通人一听就懂才好。
——————————————————————————
这个,我觉得有一个禅宗的公案就很好。说以前有两个禅师,在静坐着读经。禅师A突然问禅师B:“什么是空?你能不能抓一把给我看看?”禅师B于是用手在空中挥舞一阵,抓了一把空气,给他看。禅师A说:“不,这不是空。”禅师B问:“那什么是空?你倒是抓一把看看。”于是禅师A就一把抓住B的鼻子,把他疼得直叫。
这说明,空,不是虚空,什么都没有。我手能敲到的石头,硬梆梆的,敲了会疼的,这种东西,也是空。空与万物(色)。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万物本身就是空。
我认为,其实你把“空”都换成“缘起”来理解,就很容易了。“色”(ru-pa)此处可大致看成是泛指“一切法”(sarvadharma-h.)。那么“事物现象不外乎是因缘生起的”,就是“色不异空”。它等于说“离开因缘而孤立存在的事物现象,是不存在的;因缘也不可能是抽象的因缘,它一定是具体事物现象的因缘,有具体事物才有因缘,否则无所谓因缘。”“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再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比如对于某大赛得了第一名的选手,他自己评论道:
“其实我得到今天的成绩,不是因为我自己,而是靠教练、父母、朋友们的功劳。他们不断地给我支持和帮助,我才有今天。”
——色不异空。
我们也评论道:
“是教练、父母、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造就了这位选手的成功。”
——空不异色。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29956.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7
佛家的“空”和文学家的“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空”可是完全两回事啊!楼主!?受应试教育的我们,可千万不能被老师讲的那一套蒙了!

据在下浅见:空实乃“万法之王”能生一切法,而有不滞迷于任一法,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真实不虚之语也!!所谓那些看破红尘,万念俱灰的人,并非真正够格的学佛人,那是他们灰心了,不想在有所作为了。真正的学佛其实是人世间最大的奋斗目标,要发大心!立大志,吃大苦的事~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何况不可意之“意”?!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恕在下能力有限。如果你有时间,推荐你沉下心来读一读〈六祖坛经〉。当然如果你还在中学阶段,还是先以学业为重,将来有的是时间。老师们的眼界实在有限(愚以为)

仲尼:生无所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07
佛说的空是真空妙有的空,不是指什么都没有。佛说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因缘凑合而成的,都是在刹那刹那的变换变化,直至消亡,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不牢靠的,象露水象闪电象梦幻泡影一样,但是它又的确存在过,只不过如梦如幻的存在,所以叫“空” 告诉人们不要执著。这个空,可以理解为“幻有”吧。我们修行人,工作要比学佛前更加努力认真,力争更加精彩,给他人做一个好榜样,而不要象有些误解了佛法的居士,什么都懒得做了,给众生一个坏的印象,认为佛教是消极的等等,那就是他的罪过了。真正的佛法是绝对鼓励人自己努力改造自己的命运的。佛教是最积极的。
第3个回答  2007-12-07
放下不是放弃,学佛不是学了个消极逃避,而是学会在滚滚红尘中内心尚为清凉。放下的根基和前提是看破,没有看破的放下,只是暂时的放开。舍因逐果,反而为自己更添烦恼。放下可以分为知见和功夫两面,常诵佛经能开佛知见,但我们尚有过去累劫的习气在,观照禅定的功夫不够,自然有万般习气出来作崇。六祖慧能很洒脱,不过,这种洒脱可不是我们仅仅通过读诵坛经就可以获得的,师父所言之放下,非彼所理解之放下,一个在体证功夫之上,一个仅为六根之心识。自己的心境证量没有人可以拿得走,君言缠缚不清,试问谁绑了你?

只管一心一意耕耘,收获不要太在意。学会放下,是让我们学会放下悔恨、放下忧虑、放下怨言。以对过去无悔、对将来无忧、对现在无怨的心态,安住在当下的事情,因为我们唯一可以把握住的就是现在,而你现在如何,也正决定了将来如何,如是因,如是果。放下绝不是楼主所理解的消极懈怠的等待或不努力,而是更为积极地投入生活中,只有在生活中,我们才能更深刻来体会佛法的妙用。

比如念佛可以使我们的心收拢,可以减少我们产生妄念的机会,从而回归原有的清净心地。禅宗不立一法(去除法执),又不舍一法(深入生活)。当我们的心清净了,我们看事物更为彻底,更能明了事物的真相和运作机理,于出世入世间,我们也更容易获得成就。

暂时说到这里吧,祝福你朋友!!
第4个回答  2013-02-15
一切为空,因为本来是空.
而人生只是一段时间,让你来放松的.何必执着幻象? 在这段时间,尽情的活过,按你的想法活.尽情的追求你的梦想,按你的心去追.按你最大的可能去追,让自己觉得我居然也能作到这样的事情.尽情的快乐,尽情的爱.然后在死的时候,有无数的回忆. 不后悔来过.
如果一切是空,来的目的就是快乐.不但自己快乐, 还要看到别人也能快乐, 帮助他们,不要不舍得分享和给予,让他们也快乐, 让自己的活在一个充满爱和快乐的过程里。
佛说,一切为空,其实不但佛,很多宗教都宣扬这个道理.但你真的理解么?
我们痛苦,因为痛苦比空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