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算是被唐朝灭掉的吗?

毕竟是李渊率军攻入长安(大兴),站了隋炀帝老巢,并立隋炀帝孙子为帝(后来又杀死了他),致使江都的隋军大乱杀死了隋炀帝
李世民不过是李渊的一个二儿子,还霸占蹂躏了隋炀帝的公主,可怜这位公主竟然沦落为李世民的小妾!

是被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逼迫下位 ,隋朝也就此灭国,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炀帝命越王侗留守东都,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今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关中。

618年4月10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杨浩为帝。618年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618年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

拓展资料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并于大业二年(606年)颁布诏书迁都洛阳。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朝灭亡,享国38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隋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6
隋廷总结历朝兴亡的原因,注重维护与农民的关系,并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使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经济、文化得以迅速成长和繁华,开创出开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刚愎自用,大杀功臣。604年8月13日隋文帝去世,8月21日,杨广继位,即隋炀帝。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炀帝兴建许多大型建设,又东征西讨,隋朝在炀帝前期发展到极盛。然而隋炀帝过度夸耀国力,严重耗费隋朝国力,其中又以三次东征高句丽耗费最剧。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616年隋炀帝离开东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苏扬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弑逆炀帝,同年隋恭帝禅让李渊,李渊建立唐朝;而王世充拥立的隋哀帝也在隔年被废,隋亡。而隋末群雄割据的局面,最后也由唐朝所终结。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严重的统治危机。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长白山(山东章丘)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唱出著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山东地区,不久被隋军镇压。613年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叛变,隋朝的达官子弟纷纷参加,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
当时群雄割据,数量繁多。主要势力大致如下:
河南地区有翟让、李密的瓦岗军。616年翟让在李密建议下,攻破要塞金堤关(河南荥阳东北),打下荥阳诸县。617年瓦岗军又攻破距东都洛阳的粮食存库兴洛仓。由于李密擅长作战,翟让让位给他。李密自封魏公,建国魏,以洛口为根据地。随后占领回洛仓,直逼洛阳城下。然而内部纠纷使得李密杀翟让等人,最后投降越王侗。
河北地区有窦建德的叛军,616年窦建德领导河北叛军转战河北各地,占据冀州大部分地区,两年后自封夏王,建国夏。
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祏较强。613年两人在齐郡(今山东)举兵叛乱,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地区发展。617年占领高邮,切断南逃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炀帝与北方的联系。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
军事重镇并州地区有李渊,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发动自晋阳起兵兵变,不久攻克长安,617年12月18日,拥立代王侑为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此举更引致隋军失去后援之地,进退失据,首都失守更引致隋军人心惶惶,十居其九都投降唐朝或其他的地方起义集团,间接使隋朝走上全面灭亡之路。
南方最大势力为萧铣,617年萧铣与董景珍、雷世猛等举兵反隋。隔年称帝,建国梁,定都江陵。其势力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达汉水。
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炀帝命越王侗留守东都,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今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关中。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杨浩为帝。不久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浩自封许帝,建国许。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618年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618年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中原地区得知炀帝死讯后,618年6月22日,洛阳守将王世充拥立越王侗为帝,即隋哀帝;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废隋哀帝,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619年5月25日王世充自立为帝,建国郑。
不受史书承认,618年宇文化及兵变弑隋炀帝后,拥立杨浩为皇帝。半年后宇文化及弑秦王浩自立为许帝。
617年李渊攻陷长安后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618年隋炀帝被杀死后,杨侑禅位于唐朝,不久去世。
618年隋炀帝被杀死后,王世充、元文都与卢楚等人拥立杨侗为帝,619年四月,王世充自立为郑帝,废杨侗后不久杀之。
隋炀帝大业年间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
历史上有很多类似隋朝的大一统王朝,如汉、唐、宋等,在王朝末期也经历了隋末的残酷腐朽统治,但是大都能够依靠惯性苟延残喘很长时间。隋朝一度海内一统,繁荣昌盛,却“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原因何在?
回顾历史,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能量很强。李渊在《授三秦豪杰等官教》一文写到,“义旗济河,关中响应,辕门辐凑,赴者如归。五陵豪杰,三辅冠盖,公卿将相之绪馀,侠少良家之子弟,从吾投刺,咸畏后时,扼腕连镳,争求立效”。说明了关中豪强的数量、质量很高,势力强大,在受到朝廷的压迫后,反心尤盛。所以,在统治集团变乱时期,这些豪强,借机起事,纷纷而起。
再看江淮到岭南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南朝的统治地区,有众多支持南朝的豪强地主,隋朝建立之后,它们大都成为隋朝的异己力量。所以,后来在南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叛乱,其时,陈之故境,大抵皆反。隋文帝虽然平定了这次大暴动,但是采取的是镇压和妥协结合的方式,很多叛乱头领后来成为了州郡的刺史、县令,所以这股强大的势力并没有被根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潜在的力量立即起兵反隋。
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河南、山东一带地主起兵的数量也很多。中原矛盾素来复杂,妄起风波,旧号难治(三国时期,曹操为稳定河北曾经建都于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如此激化,隋政权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势力,以刘武周等为代表的地方大族群起反隋,锋镝鼎沸,星离棋布。史家有论,称割据为"土崩",叛乱为"瓦解",顷刻间土崩瓦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隋炀帝实施政治改革,引起大规模贵族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反抗,固然是隋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但是,隋朝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情况颇似秦朝,外表强盛至极,在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隋政权本身固有的缺陷,才是隋朝在强盛之际,转而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灭亡原因简而言之:改革削减了旧贵族的利益,内部门阀政权与皇权竞争,门阀倾轧内部叛乱,且与外部恶势力勾结。
第2个回答  2012-04-19
算是的,公元589年,隋炀帝建立隋唐,统一全国,但是于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太原,翌年五月,李渊即帝位于长安,改国号为唐。
第3个回答  2012-06-07
直接来看是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在江都。但是透过实质看其实是隋炀帝好大喜功开凿大运河,三征高丽导致农民起义而致天下大乱。李渊正好利用机会假皇帝诏进兵关中定都长安 立其子为皇帝而后杀之。其实说来算是农民起义灭了隋朝
第4个回答  2012-06-15
史书记载,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李渊以一关陇贵族终得正朔,随其力甚巨,但亦有窃取农民起义成果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