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成语故事是关于名人的??

(要详细一点)要全文,字要20~40字

  不耻下问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5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诸葛亮 一鼓作气——曹刿
投笔从戎—— 班超 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 凿壁借光—— 匡衡
指鹿为马—— 赵高 纸上谈兵——赵括
精忠报国—— 岳飞 闻鸡起舞——祖逖
入木三分——王羲之 卧薪尝胆——勾践
乐不思蜀——刘禅 图穷匕见——荆轲
胯下之辱——韩信 煮豆燃萁——曹植
一字千金——吕不韦 一饭千金——韩信
望梅止渴——曹操 悬梁刺股——孙敬
不耻下问——孔圉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刮目相看(吕蒙 ) 围魏救赵(孙膑)
鸡鸣狗盗(孟尝君) 狡兔三窟(孟尝君)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入木三分(王羲之) 胸有成竹(文与可)
程门立雪(程颐) 手不释卷(吕蒙) 水滴石穿(枚乘)
铁杵磨针(李白) 舍本逐末(赵威后) 响遏行云(薛潭、秦青)
乐不思蜀(刘禅) 图穷匕见(荆轲) 毛遂自荐(毛遂)
鸿雁传书(张骞) 熟能生巧(陈尧咨)
第2个回答  2012-04-25
你随便看看吧,应该够详细了。
  
(一) 成语中的人物有名有姓
  名落孙山 —— 孙山:人名。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季布一诺 —— 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孙康映雪 —— 孙康:晋朝京兆(今陜西省长安县东)人。《初学记》卷二:《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淡,交游不杂。”
  类似的成语还有:再作冯妇、毛遂自荐、东施效颦、优孟衣冠、祖逖之誓、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
  (二) 成语中的人物有姓无名
  陆海潘江—— 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陈雷胶漆—— 陈雷指东汉陈重和雷义的并称。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重。《后汉书·雷义传》“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颜筋柳骨——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类似的成语还有:孟诗韩笔、萧规曹随、江郎才尽、程门立雪、班马文章、管鲍之交、墨守成规、唐虞之治等。如果我们能够按姓索名,找出相关的历史人物,其成语的含义也是不难理解的。
  (三)成语中的人物有名无姓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羞与哙伍——哙:樊哙。韩信鄙视樊哙,不屑与他同为列侯。泛指以跟某人在一起为可耻。《汉书·韩信传》载:韩信曾访问樊哙将军,樊哙趋拜送迎,伏低称臣。韩信出门后笑道:“生乃与哙等为伍!”
  买臣覆水——覆:泼。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相传汉代朱买臣贫贱时,其妻出走,显达后,其妻又回来,朱买臣泼水于地,令妻收回。
  类似的成语还有:沆瀣一气、郊寒岛瘦、桀犬吠尧、伯俞泣杖、班门弄斧、伯牙操琴等。要理解这类成语,按名索姓,还可以找到人物的典故。
  (四)成语与人物的字有关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淮南子·原道训》:“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季常之癖—— 宋朝人陈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醋性很大,陈很怕她。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
  元方季方——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谓两人难分高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
名落孙山 —— 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季布一诺 —— 很讲信用,从不食言
孙康映雪 ——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再作冯妇 —— 比喻再干旧行业。
毛遂自荐 ——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东施效颦 —— 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
优孟衣冠 —— 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祖逖之誓 ——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泛指人的阴谋显露无遗,尽人皆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太多了,这几个完全够了
第3个回答  2012-04-25
多了去了,闻鸡起舞--东晋名将祖逖;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精忠报国:岳飞;
四面楚歌——刘邦、项羽
纸上谈兵——赵括
破釜沉舟 项羽
围魏救赵 (齐:田忌、田婴、孙膑 魏:庞涓、魏惠王、庞葱 赵:赵成侯、丕选)
偃旗息鼓 赵云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韩信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
作壁上观——项羽
草木皆兵——苻坚
风声鹤唳——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暗渡陈仓—韩信
跣足而出——曹操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
第4个回答  2012-04-25
三顾茅庐,如虎添翼,指鹿为马,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悬梁刺股,闻鸡起舞,一鸣惊人,负荆请罪,草木皆兵,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假途灭虢,退避三舍,
第5个回答  2012-04-25
助纣为虐,沉鱼落雁是王昭君,闭月羞花是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