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建构式课堂

如题所述

一、“建构式课堂”的理念

1、“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推进“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延续。

2、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不变。

二、“建构式课堂”的定义

1、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各要素相互促进,协调统一。

2、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与知识结构,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在选择性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三、“建构式课堂”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

2、“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

3、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三项具体要求: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三个注重”恰恰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所在。

四、“建构式课堂”的内涵要求

1、民主与平等:师生关系民主、教学问题民主、问题解决民主,教学评价民主等。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学生,让课堂成为平等的生命体的对话和共同生长、成长的场所。

2、自然与和谐:发乎生态学原理,借鉴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谐共振与发展,共存共荣,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自主与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永远追求。自主与合作是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理念的关键要求。

扩展资料:

课堂上教师的注意事项:

1、禁止粗言秽语,牢骚抱怨。课堂上,应该充满积极的正能量。

2、禁止重复啰嗦,有口头禅。否则会让学生感到课堂很无趣。

3、禁止讽刺刻薄,盛气凌人。尖酸刻薄的言语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4、给学生一定的放松时间,一定的余地,尊重学生。

5、不要请求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他回答不上,可以适当引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万余家庭参与生态课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态课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3
得到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一、“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念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推进“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延续。其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不变。
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概念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各要素相互促进,协调统一,学生在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与知识结构,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在选择性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三、“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2)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3)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4)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化,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创设适切的课堂生态环境,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建构的课堂生态,让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内化,互教互学,共同提升,尊重和倡导学生有不同的进步与发展。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传统式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新课程的学生观也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看,教育是使儿童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只有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忽视知识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知识教学的科学性。每一种知识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作出种种努力,学生的素质就是在这种努力中提高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是“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这种发展是适性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激发和形成学生潜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得到适合的能够达到的发展。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建构、应用等实现内涵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个体,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都是由他的个性特长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个性特长发展得如何决定了他一生一世对社会的贡献如何。因此,“建构式生态课堂”强调和关注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特长发展。
3.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三项具体要求: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三个注重”恰恰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所在。
“建构式生态课堂”遵循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让学生先学、互学,然后以学定教。如,以学生感兴趣、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建构,促进学思结合,以自学质疑、解疑释疑增进学思结合,以互动探究、互教互学激活思维,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内化,进一步落实学思结合;以检测反馈、迁移运用,达成知用统一、知行统一;由以学定教落实因材施教。
四、“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求
(1)民主与平等:师生关系民主、教学问题民主、问题解决民主,教学评价民主等。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学生,让课堂成为平等的生命体的对话和共同生长、成长的场所。
强调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做教育。要耐心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要及时地鼓励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让教学问题首先来自学生,让问题解决首先问计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2)自然与和谐:发乎生态学原理,借鉴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谐共振与发展,共存共荣,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等,让我们的课堂各要素,如学生、教师、环境、资源、手段、方法等各要素各显其用,各彰其能,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强调课堂各要素各显其用,各彰其能,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师生与环境、师生与资源、师生与手段、师生与方法等关系和谐。
(3)自主与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永远追求。自主与合作是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理念的关键要求。自主与合作是落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体现,是落实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育原则的重要形式。
强调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特别是互教互学。要在基于自主学习的互教互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建构,并通过引导迁移运用,不断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4)探究与生成:给学生提供资源、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实践探究、模拟探究中生成与建构。
强调给学生搭建实验探究、实践探究、模拟探究的学习阶梯,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要让实验探究、实践探究、模拟探究成为落实知行统一教育原则的重要途径。要利用我市年内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优势,在引导、组织学生探究,引发学生生成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要创造条件激发生成,要适时关注和处理生成,让课堂预见性生成和非预见性生成成为激活学生思维、落实学思结合教育原则的重要途径。
(5)开放与选择:资源丰富与开放、方法开放与选择,问题的多维与开放,促进学生潜能释放及个性成长。让具有个性特点的学生成为他唯一的自我。让学生在生态课堂中自由生长、成长。
强调资源、方法、学习问题的开放性与选择性,保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落实。要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习方法的选取,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内化、体验与生成等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获得潜能的发展。
(6)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让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等发展学生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与方法,发展学生能力。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是学生内化学习内容,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灵活应用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
强调要通过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等,进一步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7)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突出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基于学生学习前在状态到发展状态的需要设计有效学习活动,促进具有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与进步。真正基于学生前在状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建构适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生长、成长、成才、成功的生态课堂。
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让具有不同特点、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获得应用的发展。
(8)多元评价与个性发展: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生长与成长、成才与成功的评价是多维的多元的,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形成与释放,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学生的个性发展。
强调多几把尺子量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容人的胸怀、伯乐的智慧,促进学生各显所能、各展所长,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好知识的基础、能力的基础、做人的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深造和奉献社会奠基,为学生从课堂走向远方明晰方向。
“建构式生态课堂”将充分尊重地域与学校特点、学科特色、教师个性等,追求实现“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地域性实施、校本化实施、学科化实施、教师个性化实施。期望大家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创生出既有基本内涵要求,又有各自特点或个性的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健康生长、快乐成长的课堂,让学生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形成与释放潜能,放飞理想与梦想。

参考资料:摘自灌南长江路小学《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