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的背景和资料,20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快!!!!!

好了加分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诗估计写于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109   52

评论(2) 

分享

举报

SMMY啊 
2012-09-03

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长征故事梗概
20世纪30年代,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相继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四次军事围剿,均遭到了惨重失败。 蒋介石为彻底消灭中国工农红军,遂又亲自部署了第五次围剿,待到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成了蒋介石的进攻重镇。时任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的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不顾朱德、毛泽东等同志的反对,调红一、三军团会同原驻守广昌的红九军团共九个师的兵力,在广昌以阵地战与蒋介石的数十万大军拼消耗,致使广昌保卫战死伤红军过万人。
1935年4月28日,广昌陷落于蒋介石之手,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被打破。然而,李德、博古并未吸取教训,仍然按此办法布置了建宁保卫战,结果使中央苏区的东大门也告失守。面对中央苏区逐渐缩小的危局,共产国际同意中央红军突围转移,并组成李德、博古、周恩来“三人团”,负责实施突围、转移的具体计划。
毛泽东为使红军主力能够安全转移,受周恩来委托,自荐在于都地区进行考察,为党中央及主力红军选择转移方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毛泽东坚决反对不让女同志随军转移的决定,并为瞿秋白等人随军转移请命。但毛泽东的努力没有成功,瞿秋白等怀着复杂的心情与转移的红军依依惜别。陈毅因身负重伤被留下任中央留守处主任。
1934年10月,大队红军从于都出发,渡过于都河,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过了敌人的第一、二、三道封锁线。与此同时,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完成了突围西征的任务。博古和李德过高地估计了红军的军事力量,依然按红六军团渡湘江的路线前进。结果演出了血战湘江的悲剧!鲜血染红了江水。
中央红军在抢渡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仅剩三万多人。红军指战员在惨痛的失败面前思索着,希望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在蒋介石企图在湘西实现他的“口袋战”时,中央红军突然挥师西去,相继攻占通道、黎平,并召开了重要会议。
根据黎平会议决议,中央红军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在遵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清算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路线,并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因土城战役失利,当机立断,提出迅速结束土城战役,出敌不意地从土城渡过赤水河西去。当国民党追兵赶到赤水河边,只有望着汹涌的赤水河兴叹!
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交界处的鸡鸣三省稍事休息;于2月9日到达扎西地区集中,进行精简整编。接着挥师东进,二渡赤水河,攻战娄山关,再克遵义,击溃黔军王家烈八个团,重创吴奇伟两个师,俘敌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毛泽东吟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绝句。接着,毛泽东指挥红军实行大迂回、运动战,使红军胜利完成三渡赤水、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直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的战略行动,终于突破了强大敌军的重围,为中央红军北上争取了主动。为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中革军委组成先遣队,刘伯承任司令。毛泽东叮嘱刘伯承"先遣队不是打仗,而是宣传党的政策。用政策的感召力与彝民达到友好。"为了完全彻底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尽快通过彝族区,刘伯承与彝族头领小叶丹结盟,使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十红四团飞夺泸定桥,为红军过大渡河开辟了前进的通路。中央政治局在5月31日召开会议,商定兵分三路夺取天全、芦山,实现同红四方面军会师。6月12日我英勇的红军翻越积雪千年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合。6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率中央红军胜利翻越夹金山,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响遍了达维镇。两大主力会师后,党中央决定北进。
为了北上抗日,毛泽东跟随部队向荒无人烟的大草地行进。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忍饥挨饿,终于胜利地走出草地。但也有不少的红军指战员永远地留在了草地上。接着,我红一、四方面军共同发起包座战役,并取得了胜利。张国焘坚持南下,率右路军再次穿过草地。党中央于9月12日开完俄界会议后,毛泽东就随一军团前进。为打通北去陕、甘的大门探路。9月16日腊子口战役打响。9月17日晨,终于占领了天险腊子口。进住哈达铺的红军受到了热烈欢迎。
10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骑着马走进吴起镇,这一天被正式定为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日子。就在中央红军与西北红军实现会师的同时,我英勇无敌的红四方面军二过草地以后,被迫在川康边发起一个又一个战役,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八万锐减到四万。广大的指战员逐渐认清了张国焘南下路线的错误,要求北上同中央会合!接着,在甘 孜实现了红二、红四两大红军的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终于在会宁、将台堡和兴隆镇相继胜利会师!从此,这支伟大的军队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肩负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历史使命,建立了新中国。同时,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集体。

复制的百科上的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诗估计写于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04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长征故事梗概
  20世纪30年代,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相继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四次军事围剿,均遭到了惨重失败。 蒋介石为彻底消灭中国工农红军,遂又亲自部署了第五次围剿,待到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成了蒋介石的进攻重镇。时任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的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不顾朱德、毛泽东等同志的反对,调红一、三军团会同原驻守广昌的红九军团共九个师的兵力,在广昌以阵地战与蒋介石的数十万大军拼消耗,致使广昌保卫战死伤红军过万人。
  1935年4月28日,广昌陷落于蒋介石之手,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被打破。然而,李德、博古并未吸取教训,仍然按此办法布置了建宁保卫战,结果使中央苏区的东大门也告失守。面对中央苏区逐渐缩小的危局,共产国际同意中央红军突围转移,并组成李德、博古、周恩来“三人团”,负责实施突围、转移的具体计划。
  毛泽东为使红军主力能够安全转移,受周恩来委托,自荐在于都地区进行考察,为党中央及主力红军选择转移方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毛泽东坚决反对不让女同志随军转移的决定,并为瞿秋白等人随军转移请命。但毛泽东的努力没有成功,瞿秋白等怀着复杂的心情与转移的红军依依惜别。陈毅因身负重伤被留下任中央留守处主任。
  1934年10月,大队红军从于都出发,渡过于都河,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过了敌人的第一、二、三道封锁线。与此同时,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完成了突围西征的任务。博古和李德过高地估计了红军的军事力量,依然按红六军团渡湘江的路线前进。结果演出了血战湘江的悲剧!鲜血染红了江水。
  中央红军在抢渡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仅剩三万多人。红军指战员在惨痛的失败面前思索着,希望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在蒋介石企图在湘西实现他的“口袋战”时,中央红军突然挥师西去,相继攻占通道、黎平,并召开了重要会议。

这素好的了,有事再找我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