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佛教的历史

介绍下苏州有关佛教的文化,建筑,习俗

  苏州佛教的新面貌

  释道航

  大家知道,苏州是一个古老文化城市,过去被称为三多,即花园多、祠堂多、佛教寺庵多。我们知道佛教寺庵除几个著名古道场外,多数是一族一姓的家庵。这些大小寺庵的当家们,在旧社会里为了生活,终日奔走于多金长者之门招揽“经忏生意”。因为寺庵特别多,争夺“生意”的情形表现得更突出。真正佛教气味是淡薄的。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与抗日战争沦陷时期,苏州的佛教寺庵遭到反动军队与敌伪部队的破坏,它们的喽啰兵几乎住满了所有的寺庵,甚至把我们藏经法宝拿着当手纸用,情形显得更黑暗。
  解放后十年来,苏州的佛教得到荡涤瑕秽的机会,改变了旧时丑恶的面貌,寺院庄严起来了,佛教徒的宗教生活纯洁起来了,跟着社会的变革而佛教也出现了新面貌。以下,我谈谈一些具体情况。
  (一)西园戒幢寺古刹重光。戒幢寺是苏州著名大寺之一,过去遭到反动部队与敌伪军队破坏特别厉害,几百间房子没有一间完整,西花园的艺术结构建筑遭到毁灭性的摧残。
  解放后,一九五三——一九九五四两年,我们人民政府拨下专款进行修理西园戒幢寺,殿堂整修一新,园林扩大了三倍,放生池也恢复了,园中许多艺术性的建筑和布局一一恢复原有的风貌。全苏州的佛教徒在感受到这种深恩下,对政府无法形容出感激的心情。僧众们得以在庄严的梵宇里晨钟暮鼓念佛诵经过好宗教生活,深深地爱护寺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知道这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果实,对劳动群众或信徒们来游憩、礼佛的更热情的招待,因此也博得群众的好评。寺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和尚说,我总以为共产党不信仰宗教,佛寺会被毁灭,而事实恰恰和我所想象的相反,我们西园戒幢寺在解放后得到政府拨款修理比过去庄严得多了。这怎能叫佛教徒不拥护自己的这样好政府呢?
  (二)虎丘山古塔面貌一新。提起苏州虎丘,谁也知道是鸠摩罗什法师大弟子竺道生曾在这里讲过学“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这个典故就出在虎丘。山上一座古塔,年久失修,倾斜堪虞。解放后,政府为了培修这座古塔,特约国内古建筑专家设计,旣要保持原有风格,又要符合现代建筑艺术的要求。从一九五六年施工,到一九五七竣工,苏州佛教徒为庆祝古塔修复、古迦叶佛舍利入塔而举行了三天法会,各地参加瞻礼舍利和新修古塔的四众弟子近十万人,这场隆重法会的盛况和人数之多,打破了苏州有佛教史以来的记录。
  (三)寒山寺的整修和扩建。凡是到过苏州旅行的人士,都会向往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的枫桥寒山寺,总要去游览一番。可是寒山寺在过去反动统治时代里深受破坏、寒荒不堪,真的唐朝古钟已被日本帝国主义强盗偷去了,现在的钟是模仿唐钟而制出来的。一九五四年春,政府拨款整修和扩建了古寒山寺,在寺的碑亭西南角添建了一幢“枫江第一楼”,游人登桥远眺,会把虎丘、灵岩、太湖的东西两山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佛门信徒来寺烧香拜佛的也不少。寒山寺一个住持在解放前由于忍不住旧社会与反动政府的欺压侮辱而离开了这荒凉的古寺,修整后,政府还通过苏州佛教界把这个老住持找回来。因此,这个住持是感激非常,逢人便说:“想想过去,看看现在,从断垣废墟上出现庄严佛刹,寒林变成天宫。”他并说“从今以后,誓愿尽此报身,报答共产党、毛主席的恩情!”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着感动的热泪。实际情况,这种对党、对政府怀恩感德的心情是全苏州佛教徒所共有,不只是寒山寺住持一人而已。
  一位现年八十八岁住在苏州穹窿山一个茅蓬,以行脚朝山著名于全国佛教徒间的高鹤年老居士,他在一九五七年春和我一起赴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代表会议,他告诉我说,从来没有一个中央政府象今天的人民政府这样重视佛教、这样大力支持佛教徒自己的组织、这样培修了全国范围内许许多多佛教名山古刹;他还说,这些名山道场都是他行脚朝拜过的。他谈到党和毛主席这样关怀佛教时,感动得流出老泪来。
  至于现代重兴起来的灵岩山寺,解放后,常住大众一百多人,政府对它的关怀备至,宗教生活过得极为严肃,我在这里不须多说了。
  解放后十年来,苏州的佛教在党的宗教政策光辉照耀下,佛教徒为过好宗教生活和纯洁宗教思想和政治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政策法令的学习,使我们深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一般地都能树立起劳动覌点;加上政府一再修复了佛教名胜古刹,同时也使我们安心于宗教上的修持;因之,苏州佛教教徒无不由衷地感激党和政府的深厚恩情,都要求自己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祖国贡献出自己一分的力量。

  寺院
  戒幢律寺山门牌楼
  戒幢律寺天王殿
  戒幢律寺大雄宝殿
  寒山寺照壁
  寒山寺大雄宝殿
  寒山寺钟楼
  灵岩寺远眺
  灵岩寺大雄宝殿
  灵岩寺殿堂俯视
  灵岩山观音洞
  兴福寺山门
  兴福寺大雄宝殿
  兴福寺弥勒洞
  报恩寺
  报恩寺殿堂鸟瞰
  报恩寺楠木观音殿
  文山寺山门
  文山寺庭院
  圣恩寺山门
  圣恩寺大殿前梁代古柏
  开元寺五代无梁殿

  ·宝塔
  楞枷寺塔
  多宝佛塔·1
  多宝佛塔·2
  双塔·1
  双塔·2
  云岩寺塔·1
  云岩寺塔·2
  瑞光塔
  北寺塔
  常熟方塔
  震泽慈云塔
  光福塔

  ·佛像:
  紫金庵彩塑
  紫金庵佛像
  紫金庵苏频陀尊者
  紫金庵跋陀罗尊者
  紫金庵戌博迦尊者
  紫金庵半托迦尊者
  紫金庵那伽犀那尊者
  紫金庵伐那婆斯尊者
  戒幢律寺大殿所供释迦牟尼佛
  戒幢律寺罗汉堂所供千手观音
  戒幢律寺五百罗汉
  戒幢律寺罗汉堂之济公像
  寒山寺寒山、拾得像
  灵岩山寺大殿所供释迦牟尼佛
  灵岩山摩崖造像
  保圣寺塑壁
  保圣寺跋陀罗尊者
  保圣寺难提密多罗尊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31
史文化名城苏州,有一枝神采独异的奇葩,那就是悠久的佛教文化,它以超凡脱俗的韵味和庄严古雅的丰姿为世人所属目,给古城增添了无限风采。

自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吴地,历朝历代兴建成了许多寺观,梵宇道宫相于古城内外,成为苏州一大特色。明卢熊《苏州府志》:「东南寺观之胜,莫盛于吴郡,栋宇森严,绘画藻丽,足以壮观城邑。」至解放初,姑苏城内留有大小寺庵二百余所,故旧时称苏州为东南佛国,直到今天,保存下来的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山寺、报恩寺、定慧寺、文山寺、报国寺等寺庵,殿宇巍峨,游人云集,其规模和名声已经远远胜过了前期,对苏州的传统文化和城市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苏州佛教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它是佛教遗产的精华之一。

1997年初春,作为全国首创的佛教博物馆终于在姑苏城中的报国寺面世,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陈列以及庄严肃穆的佛教氛围,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

苏州佛教博物馆位于人民路穿心街3号报国寺内,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为我国宗教史上第一座佛教博物馆。共分历代寺院、佛教建筑、造像艺术、藏经版本、高僧大德、法物法器、弘法利生、印公关房等8个部分。通过宋、明、清三代寺院分布图、高僧生平介绍以及法器、法衣、唐、宋以来各种经书等珍贵实物的展示,反映出吴中地区佛教的法脉宗绪和佛教文化发展渊源轨迹及其现实风貌。

与此同时,馆又开设了弘化艺术院、"弘化义诊"。开馆至今,已接待海内外佛教界长老、居士及参观者12万余人。

说起苏州佛教,大家自然会想到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他创办弘化社、辟建苏州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使之今日不衰,实赖大师光明护持之力也。

苏州市佛教协会为纪念印光大师,弘扬莲宗奥义之精神,于一九九九年九月创办《弘化》杂志,这是苏州佛教界的一件大喜事。《弘化》的前身为《弘化月刊》。

在八十年代的宗教政策落实后,苏州恢复了三个主要佛寺,其中包括了寒山寺、西园寺和灵严山。在市中心,苏州佛教协会则办了两个夜校,一个养老院,也有一个居士林和比丘尼道场,苏州属下六个市约有六七十所寺院,其中以西园寺规模最大。

西园戒幢律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名归原寺,距今已有七百年历史。明嘉靖年间,成为太仆徐泰时的别墅,取名西园。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名复古归原寺。崇祯八年,茂林律师来此住持,弘扬律宗,定名戒幢律寺。其后几经沧桑,到本世纪五十年代,明开法师入主律寺,改传法制为十方丛林。"文革"后,西园戒幢律寺成为全国首批正式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西园戒幢律寺占地近7万平方米,东为殿宇,西为寺园,南临阊门运河。东部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建有牌坊、天王殿、香花桥、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有罗汉堂、观音殿等。以"广仁放生池"为中心的西花园,池水面积广约三千平方米,它与规模宏大的殿宇一起,形成了西园戒幢律寺"寺在园中,园即寺景"的独特风格。

每值观音菩萨圣诞。清晨开始,苏州及周边地区的信众纷纷赶到西园寺礼佛。寺院内人潮如织,香火鼎盛。更有郊县农民自发组织的演出队在大殿前敲锣打鼓,歌舞娱佛,吸引了众多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