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浴场溺亡事件为什么频发?

如题所述

“真惊了!第二海水浴场的救生员值班时在瞭望台睡觉!这样怎么保证下海游客的安全!”青岛当地媒体去年7月8日发的这条附带救生员在瞭望台上打盹照片的微博,曾招致众多网友热议。

无独有偶。去年8月25日,市民在网上发帖称,当天下午4点左右,烟台第二海水浴场一位70多岁老人不幸溺水,旁边的泳友马上进行救助,但由于没有救生艇和专业救生员,费了很长时间才把老人从深水区救上岸,上岸后又耽搁了十几分钟后120救护车才赶到现场,老人一直处于生命垂危状态。网友们纷纷留言呼吁:海水浴场应配备专业救生艇和救生员。

在8月威海发生的两起海泳溺亡事件中,也存在救生员未及时发现险情、未及时参与救助、缺乏救生器材等问题。

“杜绝海泳溺亡,救生工作是重中之重。”宗志忠称,目前,国家对正规浴场配备救生人员的数量、资质以及救生设备等未有具体规定和标准,各地海水浴场标准基本是各自为政。青岛第一海水浴场配备了40人的救生队,委托青岛红十字会进行救生培训,持证上岗。但有些海水浴场连救生员都不配备,更谈不上搞培训。

“救生工作是件苦差事,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地在烈日下暴晒,常人很难忍受这种痛苦。在青岛,每年海水浴场开放时间大都是六七月到十月初,救生人员仅干这几个月的活,其他时间不上班,工作时每月工资仅2000元,所以流动性特别大,几乎每年都得重新招人。”宗志忠说。

为破解海水浴场政府监管部门不明晰这一痼疾,去年夏天,青岛市建立了海水浴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公安、城管、海洋与渔业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海水浴场实行一体化管理,联席会议修订了《青岛市海水浴场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考核办法实施一年来,青岛各大海水浴场基本覆盖了高清摄像头;安全警示与宣传力度明显加大,浴场广播实时根据天气情况,增加播放安全注意事项的频次,定时播放天气、潮汐等情况,出现紧急情况,及时播出相关指令。

“如何加强政府监管,如何规范商家行为,如何设置救生设施……为杜绝海泳溺亡反复发生密集发生,,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地方政府当有所作为,比如出台地方标准、部门联手合力管理、借助社会力量救援等等,都不失为办法。”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李湛认为,办法出台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规定落地,有人监管,切实实施。

上级不作为,群众不遵守,自己不爱惜自己生命,能有什么办法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7

海水浴场溺亡事件频发主要是认知管理存在盲区:

    部分游客无视警告偏爱野游

    市场误导造成泳具选择不当

    缺少统一救生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