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名称简写为是不是不能加书名号?

如题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应加书名号。

凡被批转(转发、印发)的请示、报告以及方案、意见、规定、决定等文件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不加书名号。

《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六款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是个名词性偏正词组,而不是句子。其一般构成形式可表示为:发文机关+ “关于”+ 事由+ “的”+文种。介词 “关于”联结发文机关和事由;助词 “的”联结事由和文种。

如 《国务院关于制止滥发各种奖券的通知》,文种 “通知”是中心词,“国务院”和 “制止滥发各种奖券”共同充当文种 “通知”的限制成分。 

扩展资料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二)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四)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五)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六)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七)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八)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九)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十)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十一)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

(十二)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十三)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十四)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你指的是法条的书写吗?
比如《宪法》表示狭义的宪法,仅指《宪法》这一部法条;如果不加书名号,仅仅写“宪法”表示广义的宪法法律,包括《宪法》以及与之有关的宪章性法律法规规范,含义较广。
至于你说的法律名称简写,难不成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写成《宪法》?这个当然按照你原先被简写的法律的写法来了,原先有书名号的就保留书名号,没有的就不要书名号。追问

我说的是做题的时候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追答

第一次出现用全称家书名号,后面重复的可以简写,但要作出说明,简写的加不加书名号视情况而定,像zzl1609回答的那样,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那接下去就直接用“物权法”,不用书名号了。不过如果直接援引法条第X条的话我觉得还是加一下书名号比较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27
不一定,这要看书写人的习惯而定,一般在法律文书中引用法律,第一次出现时都要加书名号且用全称,下文中如果重复出现时就看书写人怎么具体交代的。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x条之规定.........,,下文再出现需要引用时,可直接说物权法第xx条....。
第3个回答  2020-07-24
全称的时候加书名号,简称的时候不用加。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