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分几大类、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八大类:

第一类: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扩展资料:

防灾应急要点:

1、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2、立即在事发地点周围设置警告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3、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4、居民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有异味的土壤时,应立即拨打当地区(县)政府值班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在异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5、严禁携带危险化学品乘坐公交车、地铁、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注意事项:

一旦闻到刺激难闻的气味,或者发现有毒气体发生泄漏,就要马上采取措施:

1、及时撤离现场,并马上通知其他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报警。

2、堵截一切火源,不开灯,不要动电器,以免产生导致爆炸的火花;熄灭火种,关阀断气,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3、有关单位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

4、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到医院救治,不要拖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危险化学品是指的可以对公共卫生和人身安全造成危险的化学品,我们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分别是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这八大类都是对人类的安全有重大危险的品类。

一,爆炸品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就是这个东西他会爆炸。爆炸大家知道的,威力一般十分巨大,比如说原子弹,核弹,一旦爆炸,所有生物都会灰飞烟灭,即便是百年过后所炸之处依旧寸草不生,同时还伴有强大的辐射。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这种也是比较危险的,很容易会发生爆炸。比如说,我们常吹的气球,里面的气体就是被压缩过的,如果扎破气球,就会发生爆炸。但是那个只是轻微的压缩,还有压缩力度更大的,一旦发生意外,很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的。

三,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指的就是容易被点燃或者是自燃的液体,比如说酒精,白酒和别的容易被点燃的液体。

四,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就是容易燃烧的固体,比如说煤炭,比如说容易自燃的磷化物。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是指的容易自发燃烧或者是遇到湿气会燃烧的物品,比如说钠,遇到水就会燃烧。

五,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机过氧化物指的是含有过氧官能团的物质,对人的皮肤和粘膜,眼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大气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此类物质易燃易爆,非常危险。

六,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这类主要是指的有极强感染性的,和有毒有害的生物化学物质。比如说实验室用来做实验的致病细菌。

七,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指的是具有极强放射性的物质,这类放射性物品发出的射线,会伤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基因突变,比如镭。

八,腐蚀品

腐蚀品指的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的物质,比如说浓硫酸,王水,这些物质都是腐蚀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是遇到贴有以上图画的物品,一定要远离,不要轻易去触碰,很可能会对我们的安全造成危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 

第一类: 爆炸品;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 易燃液体;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 腐蚀品。

拓展资料

国家对于危险化学物品管理条例

第一条:根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化学危险物品和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或以其为原料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有关的科研、设计部门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化学危险物品,系国家标准(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中所列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六大类中的化学危险物品。放射性物品、民用爆炸物品、兵器工业的火药、炸药、弹药、火工产品和核能物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生产、使用(包括生产厂的储存、运输)化学危险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条:严禁乡、镇、街道企业生产剧毒化学危险物品。 

第六条:新建、扩建、改建(以下简称“三建”)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按照不同投资规模的审批权限,经所在地省辖市以上(含省辖市)人民政府同意,按本《细则》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第七条:新建的化学危险物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已确定的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厂点在其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其它公共建筑或建居民点。 

第八条:凡申请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三建”企业,一律由当地计(经)委,会同化工、公安、环保、卫生、劳动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企业才能准予立项建设。对省级以上政府批准的项目,由此批准单位报化学工业部备案,同时抄送当地铁路、交通、环保、卫生等部门。 

第九条:申请生产剧毒化学危险物品的“三建”企业,必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并在选址时报化学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认为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可以否决在该地区布点建设或扩建、改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即

  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以上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3项。

  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第3项:其它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3

第一类: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拓展资料:

国家对于危险化学物品管理条例

第一条:根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化学危险物品和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或以其为原料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有关的科研、设计部门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化学危险物品,系国家标准(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中所列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六大类中的化学危险物品。放射性物品、民用爆炸物品、兵器工业的火药、炸药、弹药、火工产品和核能物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生产、使用(包括生产厂的储存、运输)化学危险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条:严禁乡、镇、街道企业生产剧毒化学危险物品。 

第六条:新建、扩建、改建(以下简称“三建”)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按照不同投资规模的审批权限,经所在地省辖市以上(含省辖市)人民政府同意,按本《细则》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第七条:新建的化学危险物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已确定的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厂点在其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其它公共建筑或建居民点。 

第八条:凡申请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三建”企业,一律由当地计(经)委,会同化工、公安、环保、卫生、劳动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企业才能准予立项建设。对省级以上政府批准的项目,由此批准单位报化学工业部备案,同时抄送当地铁路、交通、环保、卫生等部门。 

第九条:申请生产剧毒化学危险物品的“三建”企业,必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并在选址时报化学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认为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可以否决在该地区布点建设或扩建、改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