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抬皇杠的由来250字

作文抬皇杠的由来250字

    皇杠,顾名思义,即是给皇家进贡礼品的一种形式。民间老百姓由于对神的敬仰,也利用这种形式给神送贡品。后来渐渐地人们把这种抬着箱子送贡品的形式,演变成了一种民间舞蹈。这种民间舞蹈,就叫抬皇杠。在平山过去有好多重大传统庙会都有皇杠,如:东冶庙、大吾庙、王母庙、观音山庙、天桂山庙等,在走会时不管有多少起会,首先皇杠会得排为头会,杠会走完,其它会才能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条大家自觉遵守的规矩。皇杠会,规模庞大,参加表演者人数多少不一,有十盘、二十盘,最多二十四盘。由好几个村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两人抬一盘,拉开有半道街,表演起来非常壮观。[1] 

    道具有杠杆、杠箱组成。杠杆用硬木做成。中间粗,两头细,一丈多长,有一定弹力。杠箱长约八十公分,宽四十公分,硬杂木做成。箱四面绘有图案,上有小立柱,插满彩色小旗,中间有一根高立柱,装有鸡毛猴儿。箱的两头装有两个响环,走起来,鸡毛猴儿上下窜动,响环发出钢叮钢叮的清脆之声,看起来非常有趣。抬杠的技巧也非常高妙。不管是面对面、背对背,用杠头顶住肩窝、肚脐窝、后腰、后背或头顶,无论怎样表演各种动作都不用手扶,踩着鼓点,前仰后合,步伐讲究,动作利索,串杠如梭,颇有技巧和功力。另外,还有兰旗引路,压杠官头戴纱帽,身穿红官衣,腰系玉带,足蹬朝靴。手拿令旗,来回指挥着队形变换,一起一落。压杠官坐“独杠轿”,就是两人抬一根长杆,他在杠上左右盘旋进行表演。动作幽默风趣,惹人喜爱。直到现在,天桂山周围的北冶、燕尾沟、柏树庄、咂杜、南冶、忽忽水等村还存放着过去的杠箱等道具,只可惜年久失传,无人能够表演。在2003年,天桂山邀请县文化馆杨诺成老师,对失传的“抬皇杠”重新进行了挖掘、整理、加工、排练,在北冶村培训了五十多人的皇杠队伍,参加了天桂山第十届旅游文化节活动。此外,在每年的春节、庙会和重大庆典活动时,进行献艺表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