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按照规则的内容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

1、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

2、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又可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3、所谓权义复合性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 

扩展资料

1、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1)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2)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3)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2、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1)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

(2)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律规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2

根据规则内容规定的不同,可将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1、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可为或不可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授权性规则可以分为职权性规则和权利性规则。

(1)职权性规则,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规则。国家机关的职权,对于国家机关而言,既是其权利(职权),也是其义务(职责),必须行使和履行。

(2)权利性规则,是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的规则,此种权利,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般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

2、义务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应为或勿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可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1)命令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应为一定行为的规则;

(2)禁止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勿为一定行为的规则。

扩展资料: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法律规则的上位概念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中国法学对法律规范和法律规则一般不作区分,可以通用。

在中国法学中,法律规范通常有两种用法,一是广义的法律规范,指称法律,它包括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技术性规定和法律规范四个要素。一是狭义上的法律规范,指称法律上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因此它排除了非规范性法律要素。

法律规则的结构形式: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假定条件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包括适用条件和主体行为条件;

行为模式即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的部分,包括可为(授权)模式、应为(义务)模式和勿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部分,包括肯定的后果和否定的后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法律规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6
法律规则的分类

  ①根据规则内容规定的不同,分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a.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可为或不可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授权性规则可以分为职权性规则和权利性规则。

  (a)职权性规则,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规则。国家机关的职权,对于国家机关而言,既是其权利(职权),也是其义务(职责),必须行使和履行。

  (b)权利性规则,是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的规则,此种权利,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般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

  b.义务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应为或勿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可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a)命令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应为一定行为的规则;

  (b)禁止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勿为一定行为的规则。

  [例]《民事诉讼法》第45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该条文表述的法律规则属于下列哪个?( )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禁止性规则

  D.既有授权性规则,又有义务性规则

  [答案]D。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表述的是命令性规则;“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表述的是授权性规则。因此选项D正确。

  ②根据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分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a.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经明确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无须再援引或者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b.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c.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援引或者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法律规则。

  [例]下列条文表述的法律规则属于确定性规则的是哪个?( )

  A.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B.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C.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规则

  D.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答案]B。

  选项A属于准用性规则;选项B明确规定了行为模式,属于确定性规则;选项C也属于准用性规则;选项D属于委任性规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27
规则规定的内容
第4个回答  2019-10-23

按照规则的内容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

1、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

2、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又可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3、所谓权义复合性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 

扩展资料

1、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1)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2)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3)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2、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1)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

(2)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