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

如题所述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危险化学品运输业务也日益增多。一、危化品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社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危险品货物的品种数量在不断增加,化学物品由于其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的不同而性质不同,其中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品也称危险品。《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给出的定义是“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二、危化品运输特点危险品一般都是工业原料或产品,以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接触和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以免发生事故,造成灾害,其运输环节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主要特点是: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危险性大,运输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规定多,专业性强。危险品运输不仅要满足一般货物的运输条件,严防超载、超速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发生,还要根据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满足特殊的运输条件。其专业性主要表现为为:业务专营,车辆专用,人员专业。三、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对于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四个环节而言,危化品运输环节由于处于跨区域流动状态,存在的问题最多,发生的事故也最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运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危险物品常识,遇紧急情况处置不当,措施不力。片面追求赢利的思想严重,并没有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处置重利益、轻安全的思想,有的具备运输资格人员从事危货运输时,把危险品当作普通货物运输,对货物的性状、危害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太了解,发生泄漏事故后无法施救,贻误救援时机,造成严重后果。2、应急处置措施乏力,由于现行应急处置机制缺乏科学性、专业性,在处置中容易出现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应急救援分散,应急指挥职能交叉,存在职责不明,机制不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唯以协调作战;二是反映迟缓,救援能力差。目前救援力量普通存在装备数量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应急反应迟缓,能力低下;三是应急法规不健全,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应急难以有序进行,主要反映在预案需求分析不足,预案框架结构与层次不便管理,目标及责任等功能不够清晰和准确,应急演练没有有效开展并缺乏针对性。四、加强道路危化品运输管理工作的对策及措施1、加强对运输企业资质条件的认定,建立统一、规范化的危险品运输行业标准。2、改善运输条件,提高运输技术水平。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水平。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5、部门联运,信息互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强化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路途中的监管。 (崔长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