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感悟

如题所述

读《三国演义》有感 暑假里,重新翻看一下《三国演义》,感触颇深。以前也看过许多关于三国人物评价的文章,但有些文章我认为并不恰当,例如,有人认为诸葛亮并不是完人,论点很不错,他举了个例子来证明他论点,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华容道。有人通过诸葛亮让关羽手华容道这件事,说明诸葛亮考虑不周,用人不当,致使曹操逃脱,真是一大遗憾。我认为举这个例子来说明诸葛亮不是完人是不可取的。在历史上,华容道和关羽一点关系也没有。在演义里,诸葛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看来也是诸葛亮意料之中的事。所以将正史与演义混淆起来,并不合适。 然而,分析和评价人物并不一定要区分小说和历史。在艺术性上,《三国演义》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所以即使是小说,也不妨碍我们对人物的分析。更何况,《三国演义》被称为“七分是实,三分是虚”,所以,无论是其艺术性还是历史性,都是不错的。 分析人物,并不一定在意人物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毕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够从多角度看同一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人物,理性的客观的对人物作出评价。并且,可以从人物的经历和精神获得启迪,对于人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三国演义》的故事描写极为丰富,武将的打斗,谋士的斗智,政治家们的勾心斗角全都跃然纸上。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虽然说得有些片面,但仍有一定的道理。《三国演义》中充满了计谋,尔虞我诈,在那里利益是最重要的。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当时而又舒展自如。以前我喜欢看武将们的打斗场面,异常精彩,热血沸腾。但现在重温一遍,发觉谋士们的斗争,似乎更加内敛,但也更加激烈。估计以后我对政治家们的斗争会更加感兴趣。 《三国演义》里谋士众多,在那个群雄割据的时代,几乎每一个军阀都有谋士,他们是战争时期必不可少的一支群体。谋士里可以有军事家,也可以有政客、政治家等等很多人。每当两个军阀或多个军阀斗争起来,谋士们就发挥重要作用。交战双方的谋士们心知肚明,形势怎么样,实力如何,打还是不打,是坚守还是进攻,太多了。细数里面的人物,陈宫,一位谋士,足智多谋,帮助吕布,我觉得如果一开始吕布完全采纳其建议,不一定会被曹操消灭掉,但可惜啊。田丰、沮授,看清形势,多次献计,袁绍不采纳,可惜啊。真的很精彩,那么多人,如果在公平的条件下,谁更厉害,真的说不清。所以啊,谋士不仅仅要有军事眼光,也要能选对效力的人,但环境不容许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如果有理想,势必要选一位与他们理想最近的一个人,其他的,只能搁在一边,真的太可惜了。但打仗,也需要政治眼光,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需要分清,打赢了一场仗,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如果在战略上是失败的,赢了也毫无意义。谋士们还得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无论多么开明,多么求贤若渴的人,在封建社会里,他作为统治者,他的民主作风都是极为有限的,任意揣摩统治者的心思,并表现出来,以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是不明智的。杨修就是一位。历史上也有很多聪明的人,大概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心狠手辣,大权在握的大臣,一日去拜访自己的同僚,那同僚战战兢兢的陪着他一起观赏自己的府第,后来,那位大臣发现同僚的大门似乎比自己家的还要有威严,心中甚是不喜,但没表现出来,同僚在他旁边,猜到了他的意思,送他回去后,原想改变大门,把它给拆了,但细想,不行啊,拆了的话会招致祸端的。一位大权在握的人,是不允许有人猜出他的心思的,否则下场会很惨的,于是,就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果然,虽然大臣有些不快,但也没有为难那个同僚。《三国》描绘的社会是封建社会,还是乱世,无论是表面的战争,还是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以普通的眼光来看,还挺麻烦的。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有一位谋士非常独特,他在尔虞我诈的残酷环境下生存下来,他将权术处理的游刃有余,他得到统治者的信任,他能够出谋划策,他就是贾诩。对于他,很多人都知道,并不一定熟悉。就好像电影里许多一直演配角的人,人们记得他的脸,不一定记得他的名字一样。贾诩出场时特别早,刚出场时就以李傕谋士的身份出来,李傕原是董卓的手下,因没有被王允赦免,故采纳贾诩的建议,大败吕布,杀入长安,那时贾诩就说过:“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可见,他并不在乎汉王朝是否还在,他也不在乎当时人们的忠奸观点,他更不管王允是否是忠臣,他只管好自己的事。那时,李傕对他是很信任的,他的计谋一般都能被采纳。所以贾诩一直留在李傕身边。但当李傕不采纳他的建议,并想杀掉贾诩时,他审时度势,离开了他。贾诩他很灵活,不拘泥于什么君要臣死之类的规矩。最终,李傕失败,并且留下骂名,然而贾诩,多次为李傕献计,反而一点事也没有。《三国演义》善于以诗评价、讽刺某人某事。关于贾诩,似乎很少提到。例如,在曹丕登位之时,谋士中华歆、贾诩出面,逼迫汉献帝退位,似乎华歆的骂名更大。当然,华歆前面逼伏后也有一段故事,不过贾诩并没有怎么被骂。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交战双方,这一方谋士会提到另一方谋士如何足智多谋,诡计多端,足见对方有多厉害。比如魏国的谋士会说诸葛亮怎么怎么狡猾,或者某某不可小觑之类的,然而,贾诩并不引人注意,似乎他的影响也不大。但在当时他所效力的军阀头目都很信任他,无论是李傕、张绣还是曹操、曹丕,对于他的计谋,多数是采纳的,对于他的劝谏,大多是听从的。但也发现,贾诩出谋并不频繁,偶尔劝谏,但又往往被人采纳,而且都是妙计,成功后,不求什么赏赐,继续回到文武百官中去了。想这么不引人注意,却又那么有能耐,统治者自然喜欢和信任啦。举个例子,一次普通的战争中,曹操无故退兵,贾诩便问:“贼势未见强弱,主公何故自退耶?”曹操便把原因告诉他,他说:“丞相神机,不可测也。”我想,以贾诩的聪明,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玄机呢?有可能他已知道,但故意去问曹操,最后再一捧,妙哉,曹操应该很受用吧。统治者喜欢搞愚民政策,像贾诩这样,最终得以善终,官位也不低,不留恶名,也不留美名,也算是一出喜剧吧。 贾诩他有理想吗?我很疑惑,诸葛亮以兴复汉室为理想,荀彧还为自己的理想而死,而贾诩呢?或许,他已看清当时的社会了,他知道什么是现实,他知道历史的趋势,他或许更有远见,但他不能说出来,他或许已能够在这样的社会中活下来为目标,能够部分施展才华已经很不错了。可以说,他是成功的,一生能受那么多人的信任,然后静静死去他是否有自己的抱负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他是一个成功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