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劳动力多样性时最关键的管理技能是什么

如题所述

劳动力多样化的出现

  (一)劳动力多样化产生的背景及其表现

  海森贝恩曾说:“大量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开始了全球性的竞争和模糊边界发生了,过时的理论中在也找不到适合新现实的答案了”[3]。经济全球化已经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国际分工的不断增强,无疑是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奠定的更为坚实,跨国公司的活动不再单纯地被视为国际投资而是被视为国际生产,也就是说整个生产过程和各种生产领域出现全面国际化甚至全球化的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开放时代,出国深造和移民定居的人数不胜数。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精神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新兴行业增多,原有行业提供的服务也日趋完善。以上的种种都为劳动力多样化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现代工业化的国家中,整个劳动队伍变得日益多样化了。在美国它由越来越多的外来移民加入而构成,2000年到来之前,将只有15%的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雇员是美国出生的白人男性,其他劳动力则将都是有色人种、妇女和外来移民。正如唐纳德所言:“我们美国的形象正从过去的大熔炉变成一个什锦沙拉盘”。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多样化首先体现在由原有的劳动力集中在政治经济高度发达的核心地区,而周边地区相对缺乏状态转变为核心-周边地区劳动力均衡状态。生产力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使得全国各个地区经济一片欣欣向荣,剩余劳动力不在只青睐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这样的人口密集地区了,开使从核心分散到周边地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大量知识型劳动力和技能型劳动力纷纷加入祖国建设的大军,核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处于均衡状态;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掀起进城务工浪潮,短期非正式劳动关系增多。我国13亿人口有近10亿是农民,由于农业受到气候等方面的影响,东北部地区的农民一年只能收一季粮食,而南方人多地少虽然可以收2-3季但还是存在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农民工也就成为了城市最大的流动人口。同时短期非正式劳动关系增多,家政服务、兼职教师、包期小工程等,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再次,妇女就业人口持续增加,在薪金、升迁、结婚等方面给予公平的待遇。国家制定《妇女儿童保护法》从法律上保护妇女的权利,目前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的提高,她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有色人种和残疾人等社会群体也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极大的丰富了劳动力市场,中国政府出台的三条保障线之促进再就业政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4],满足了社会的需要,积极有效的缓解了弱势群体带来的压力。

  (二)较之弱势群体消极保护劳动力多样化的积极影响

  随着劳动力多样化的突显,现代组织实施了劳动力多样化计划。劳动力多样化计划在特定的领域中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人力招募和录用、工作设计、教育和培训、福利与报偿以及绩效测评与发展。它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维护所有劳动力权利的计划,也对弱势群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只保护指定范围内集团或人群的就业和免受歧视,如妇女、残疾人群、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而劳动力多样化计划包含了所有的求职人群,不仅仅是对那些特殊的人群,使得所有人都有公平的就业机会,能为组织带来高效率的都可以成为组织中的一员,对民族、户籍、性别、年龄没有特殊的要求,从而保证了组织能够获得一个富有生产力的劳动力队伍。正如科维所说:“诸如公正、服务、平等、正义、诚实、完善、和信任这些基本原则,根据我们认识和遵守的程度,我们要么走向生存和稳定,要么走向毁灭和分裂”[5]。

  2、弱势群体保护片面的强调招募、录用、选拔活动,因为这与被保护的弱势群体存在着直接关系,弱势群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受到了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为了保护这些特殊群体的权利,各国政府通过法律、政策来增加就业中弱势群体所占的比例,特别是强调弱势群体在招募录用中的配额[6]。劳动力多样化计划对组织活动影响的范围更广泛,不仅包含上述人事管理功能(招募、录用、选拔),还包含了薪酬福利、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等。它并不是依靠政府的法律、政策强制性的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社会对生产力和效率的追求是劳动力多样化产生和发展的源泉,通过劳动力多样化计划能够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包括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3、弱势群体保护是一种消极保护,为了根除工作中的歧视,许多组织通过弱势群体保护行动的配额雇佣来增加少数民族或其他特殊群体雇员的人数。这种反歧视行动最初只被当成一种吸引和保留特殊劳动者群体的方式,配额雇佣使很多非弱势群体人群失去了被雇佣或晋升的机会,他们已经反抗并宣称配额雇佣是一种逆向歧视。弱势群体保护在保护特殊群体权利时损害了非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劳动力多样化计划的整体效果是积极的。它的目的在于推进组织生产力,而不是通过消极招募和配额比例来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劳动力多样化计划为雇员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弱势群体保护是建立在对人员的招募基础之上,而劳动力多样化计划建立在要在组织的使命、文化上进行革新使组织更有效率和竞争力的基础上,正是因为劳动力多样化更多的重视效率从而也带来了关于价值上的冲突。

  三劳动力多样化带来的价值冲突

  如我们所知,劳动力多样化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组织效率,随着劳动力多样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价值冲突也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来自民众的政治压力和要求提高生产力的经济压力,将使得劳动力多样化进程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对这些压力的反对力量也可能导致推行劳动力多样化计划的形式主义。劳动力多样化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一致的,但市场本身也有弱点和弊端,市场只关心效率,并不关注社会的平等、公平、正义。当然也不排除在人类社会历史出现运作公平的市场,也只能被视为历史的偶然。谈到这里,这一问题似乎又回到了效率和公平。

  公平相对效率而言除了强调机会均等和分配公平外更注重结果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追求社会分配的公平。可见,效率与公平是有一致性的。劳动力多样化和社会公平价值也是一致性的,无论是弱势群体保护还是劳动力多样化读或多或少的建立在社会公平和个人权利价值基础上,当前社会公平价值由于其他价值的重新被强调而暗弱,不可否认劳动力多样化是目前一个组织的劳动力队伍构成中出现的根本变化,并积极的保护了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推动了社会公平价值的前进。目前我国正努力朝着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社会、人的发展是统一的,并指出人类发展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原始的人,由于存在某种人身依附关系,对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第二阶段,由于资本主义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人仍然不能摆脱这种依附关系和依赖关系;第三阶段,只有经过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这个重要观点是对社会发展五个形态理论的科学补充,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人的发展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弱势群体在社会中不公平对待问题应该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解决。只有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基础,才能为社会的长期稳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途径。要防止用平均主义的方式来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不公问题。平均主义一旦重新抬头,将会使社会丧失发展活力,并形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此劳动力多样化带来的公平价值冲突将在不断高度发展的生产力面前逐渐弱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个体或群体)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我们相信这种社会公平价值将由不断表现出来的有着不同代表性的劳动力队伍与组织生产力之间的和谐作用所推动。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而言难度更大,但只要我们能够本着“在探索中发展”的精神原则,必将会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弱势群体的问题将会得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