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盖梁浇筑为什么从悬臂端开始?

如题所述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因为如果从支撑端,即悬臂根部开始浇筑,那悬臂前端就是后浇带。那后浇带浇筑完后势必会产生重力向的一个弯应力,则有可能导致与先浇带结合处产生裂缝。而且若先浇前端则不存在这样的后弯。当然,前提是悬臂部位的模板支撑结构可靠性有保证。

2、一般接缝都是最后处理的,按照这个原则,可以推断出先前端(远端)浇筑,最后处理新旧料的接缝问题。



扩展资料:

悬臂结构特色:

1、整体上,选用双排桩支护结构,双排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有效地限制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同时双排桩相当于一个插入土体的刚架,能够靠基坑以下桩前土的被动土压力和刚架插入土中部分的前桩抗压、后桩抗拔所形成的力偶来共同抵抗倾覆力矩,增大结构的抵抗能力。

2、结构外形,我们选择梯形作为主体形状,上窄下宽,后桩倾斜一个较小的角度,使得结构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增加。

3、根据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建立的模型分析,可得出结构受力最大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下部结构做出处理,增重下部结构,是我们结构一大特色。

4、利用三角形稳定的特性采用斜梁,在斜梁相交时,用胶水加固,这大大提高了斜梁的稳定性和强度。结构有效的节约了材料,采用合适的杆加固,经济适用。

5、结构模仿实际工程,采用腰梁,增强抗震性和稳定性。

6、根据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建立的模型分析结果,我们加强支座强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盖梁

百度百科——悬臂结构

百度百科——悬臂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6

悬臂盖梁浇筑从悬臂端开始的原因:

1、因为如果从支撑端,即悬臂根部开始浇筑,那悬臂前端就是后浇带。那后浇带浇筑完后势必会产生重力向的一个弯应力,则有可能导致与先浇带结合处产生裂缝。而且若先浇前端则不存在这样的后弯。当然,前提是悬臂部位的模板支撑结构可靠性有保证。

2、一般接缝都是最后处理的,按照这个原则,可以推断出先前端(远端)浇筑,最后处理新旧料的接缝问题。

扩展资料:

悬臂盖梁浇筑的设计要求:

1、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抗弯设计

计算活载弯矩时,支点负弯矩采用活载非对称布置时的数值;跨中正弯矩采用活载对称布置时的数值。鉴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建议在配弯矩钢筋时在正常的计算结果基础上适当增加。

经计算发现:增加20%~30%的受拉钢筋数量,对于防止裂缝很有效果。钢筋要尽量均匀布置,弯矩筋和弯起的斜筋要合理调配,避免出现局部钢筋间距过大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柱间距和悬臂段长度间的比值,不仅能节省受弯钢筋,而且对弯剪钢筋的合理布置也有好处。

通过计算总结,笔者认为,双柱式盖梁采用柱间距与悬臂段长度的比值为2.45~2.95最为适宜(均为2.7)。

现在立交桥一般为了美观或桥下通行的需要,盖梁多采用大悬臂,而对柱间距不受限制的跨河桥,宜采用此比例布置。三柱式盖梁此比值以平均采用2.8为宜,中柱顶的弯剪钢筋一般会略大于边柱顶,为避免浪费,可单独配筋。

2、钢筋混凝土盖梁抗剪设计

盖梁是弯剪受力为主的构件,在弯曲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将产生与梁轴线斜交的主拉应力及主压应力。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一般不会被压坏,当主拉应力较大时,则可能使构件沿着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产生斜裂缝,并导致盖梁斜截面发生破坏。

因此,钢筋混凝土盖梁除应进行正截面强度计算外,还需对弯矩和剪力同时作用的区段进行斜截面强度计算。这就要求盖梁除了具有合理的截面尺寸之外,还应配置斜弯钢筋和箍筋。

3、基本计算方法

在盖梁抗剪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当截面尺寸满足斜截面抗剪要求且需配剪力筋时,按极限状态法的结构设计原理进行剪力分配:计算的剪力值中60%由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40%由弯起筋承担。

上述方法一般适用于等截面的简支梁结构,其高跨比一般为1/15~1/25,而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桥墩台盖梁,其高跨比一般为1/4~1/6,因此,用此方法计算盖梁的抗剪强度,其弯起钢筋的数量要偏大很多,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4、建议的计算方法

基于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试验得出结论:梁的抗剪能力,箍筋和混凝土比斜筋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因此本方法的计算思路是用足箍筋和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剩余的剪力才由弯起钢筋承担。

先给定一个合理的箍筋间距及面积,再计算所需弯起筋的面积。通过计算,笔者认为这种计算方法是符合实际的。

5、计算结果比较

现有的计算软件对剪力计算的方法是有区别的。“桥梁综合计算程序”采用的是基本计算方法;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的“中小桥涵CAD系统”采用的是第二种(笔者建议的)计算方法。西安方舟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桥梁通CAD6”软件,对这两种方法都能计算。

经过计算比较得出:第一种计算方法比第二种方法所用的斜筋多35%~55%,且计算出需要斜筋的截面(位置)也比第二种计算方法要多,会造成较大的浪费,所以建议采用第二种计算方法。

5、通过分析计算和设计实践,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a)箍筋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以10cm~20cm 为宜,这个间距有利于提高盖梁的抗裂和抗扭能力,箍筋可用Ⅰ级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

b)弯起筋(斜筋)可以适当加强,其对于抵抗扭转内力(未计算)是有益的;

c)应充分发挥箍筋与混凝土的作用,合理配置弯起筋;

d)对于箱梁中较宽的盖梁,还要在横向上加强设计,因箱梁的支座较少且反力较大,应尽量布置墩台柱与支座位置相对应,这样会大大改善盖梁的受力,可以采用布置工字钢等型式解决局部承压过大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臂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盖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26

综述:因为如果从支撑端,即悬臂根部开始浇筑,那悬臂前端就是后浇带。那后浇带浇筑完后势必会产生重力向的一个弯应力,则有可能导致与先浇带结合处产生裂缝。而且若先浇前端则不存在这样的后弯。当然,前提是悬臂部位的模板支撑结构可靠性有保证。

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又称帽梁。在桥墩(台)或在排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的横梁。

受力特点:

盖梁的主要荷载是由其上梁体通过支座传递过来的集中力,盖梁作为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在各截面除了引起弯矩外,同时伴随着剪力的作用。此外,盖梁在施工过程中和活载作用下,还会承受扭矩,产生扭转剪应力

扭转剪应力的数值很小且不是永久作用,一般不控制设计。实际计算中一般只考虑弯剪的组合,因为考虑弯、剪、扭三种内力同时组合,需要空间分析,计算工作会很繁琐,而且实际意义也不大。可见盖梁是一种典型的以弯剪受力为主的构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盖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悬臂盖梁浇筑从悬臂端开始的原因:
  因为如果从支撑端,即悬臂根部开始浇筑,那悬臂前端就是后浇带。那后浇带浇筑完后势必会产生重力向的一个弯应力,则有可能导致与先浇带结合处产生裂缝。而若先浇前端则不存在这样的后弯。当然,前提是悬臂部位的模板支撑结构可靠性有保证。
  一般接缝都是最后处理的,按照这个原则,可以推断出先前端(远端)浇筑,最后处理新旧料的接缝问题
第4个回答  2012-07-13
随便从哪端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