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关于和平的事例

如题所述

我摘录六尺巷的故事

一、六尺巷南侧原为清大学士张英府邸,北边为吴氏宅。因吴氏占用宅旁空地,张氏家人驰书于都求助。张英批诗一首寄归。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让三尺,故成六尺巷。

二、聊城有个仁义胡同是康熙当年题的,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是聊城人做到兵部尚书,也是康熙的老师。家里人和邻居因宅基发生纠纷,写信求助在朝做官的傅以渐,傅以渐回信: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见信后让了3尺,邻居听说后也让了3尺,聊城就有了著名的6尺胡同。康熙来聊城听说此事就为胡同题名仁义胡同。仁义在如今的聊城发扬光大为诚信!———摘自刘玉兰《走近聊城》一文

三、清康雍乾时期的三朝元老张廷玉老家亲属因为盖房子抢地皮的事情,与隔壁叶家发生了冲突。张老夫人便写信要儿子出面干预,张挺玉从京城往老家安徽桐城寄了一封信,信中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看后,主动退让了三尺,叶家一看,人家风度如此之高,也羞愧不已,同样退了三尺。做为桐城一景的六尺巷至今仍在向人们告诫着:让是一种美德。

四、清朝乾隆年间,王尔烈离家去北京赶考。王尔烈有个邻居趁他不在家,强占两家中间的院墙。这院墙明明是王家的,那个邻居偏往他家那边赖。还编了一套理由,死皮赖脸地和王尔烈的妻子吵闹。妇道人家咽不了这口闲气,她把家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写封信给王尔烈寄去了。

王尔烈在北京已经当上翰林,皇帝把他留在皇宫里教小皇上。被人们称为“老主同年少祖师”的王翰林接到家书,立即提笔写了回信。

那个邻居为了赖去院墙,天天找王尔烈妻子的别扭。王夫人忍气吞声,盼望王尔烈能给想个办法。她等啊等,这天可下接到了回信。打开一看,信上只写了几句话:“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几句话表达了王尔烈规劝妻子心胸要开阔,遇事要谦让。王夫人理解丈夫的心情,也很尊重丈夫的意见,吩咐家人把相争的中间墙往后退让出了一丈远。

那家人赖走了地方,又高兴又感到奇怪,一打听才得知王尔烈已当上翰林。有人劝说:“你这个人也不知道好赖,人家王尔烈在京教皇书,皇上都敬他三分。也就是王尔烈的为人好,不然,要给州官写封信,你非得被打得皮开肉绽不可。”

这个人一听,吓得身子都筛糠了。他自知理亏,说道:“世上都是仗势欺人,可是王翰林有势力能让人,我得给王夫人赔礼认错去。”

王夫人见到这个人前来磕头请罪,连忙上前扶起,说道:“乡里乡亲的住着,咱别为一道墙伤了和气,你能种地就多种点嘛!放心地回去吧,王尔烈的为人大家是知道的,绝不会做仗势欺人的事儿。”

听得王夫人一说,这人十分过意不去,脸臊得象紫萝卜似的。他心里又惭愧又感动,回家后,也把地方朝自家退回一丈。后来,这两家让出的两丈宽的地场成为来往行人的过道了,这条过道就是现今辽阳城里翰林府旁边的仁义胡同。

五、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待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04
民间只会传播英雄的故事,基本没有和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