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的整个故事 及 悟出的道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个典故叫拈花一笑: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其中道理: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典故处处及注释

  1、《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①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②于金婆罗华③,各各顶礼佛足④,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⑤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⑥,涅盘⑦妙心⑧,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
  2、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⑨,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① 大梵天王:佛教语,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盘古。因为他善恶不分,所以既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也是魔鬼、灾难的制造者。他高兴的时候,世间安稳,万物兴盛;他愤怒的时候,世间不安,灾难欉生,众生苦恼,连草木也不能幸免。
  ② 世尊:佛陀的尊称,指佛祖释迦牟尼,简称为佛,佛教的创始人,俗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③ 金婆罗华:金色的婆罗花,(一说紫色的金莲花),“华”为“花”的通假字。
  ④ 顶礼佛足:礼拜佛陀的足,这是佛教最隆重的敬礼法。
  ⑤ 迦叶:摩诃迦叶尊者,佛祖的大弟子,后成为印度禅宗初祖,至第二十八代达摩时传入中国,中国奉达摩为禅宗始祖。
  ⑥ 正法眼藏:佛教语。正法是指全体佛法,眼是指普照宇宙,藏是指包含万有。
  ⑦ 涅盘: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⑧ 妙心:奥妙的心法。心法:佛教语,指经书典籍以外传授的佛法。
  ⑨ 实相无相:
  相:事物的外形和状态。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形成的,都是空幻无实的;空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体现于具体的万物,然而它本身却是没有形象、没有聚散生灭、超越于一切万有之上的,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实相:佛教语,指世间事物本来的面貌或状态。佛教认为,实相也就是无相、空相。
  无相: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是指摆脱对一切事物的有相认识后感悟真知的最高境界,即“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有相:佛教语,指具有外形、能区别于其它事物、会生灭变化的事物。因为佛教认为万有皆空、心体本寂,所以“有相”就是“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本质其实还是“无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4
“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是一个佛教故事,出自《五灯会元》。
故事说: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手持鲜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众弟子都感到困惑,只有迦叶一个人明白,佛祖这是在暗示他什么。于是,迦叶微微一笑,表示自己已经领会了佛祖的意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和悟性,并不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能够表达出来的。只有通过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才能真正领会到佛法的真谛。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需要的是心灵的默契和相通。只有通过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才能真正达到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境界。
第2个回答  2015-06-27
相传佛祖菩提树下修得真身之后,每开法会,广播法雨,至精彩处,必有“天花乱坠”;而在选接班人的那场法会上,佛祖却只手拈金波罗花、缄默不语。众僧茫然,惟有迦叶似有所觉,破颜微笑。佛祖终于开口了: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汝当善护持之。”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这也许是最为后世僧侣津津乐道的典故。佛祖将衣钵传与迦叶,同时也阐明了“不立文字”的立场,留给后世由此而发的思索。
  想佛家典籍,从《楞伽》到《六祖坛经》,从《金刚》到《瑜迦》,可谓瀚若星辰,不可计数。这似乎与佛祖“不立文字”的初衷背道而驰,直到后来慧寂焚稿,才显得与此相符——其实不然,从佛陀传迦叶,如后世每一祖成正果几乎都是经历某种意外后偶然悟得的。或小如芝麻,或大关生死;或一微,或一劫。所以说,佛性玄微,机关处处,就是这一微、一劫,启发了他们的佛性,于是“茅塞顿开”、“顿悟成佛”。
  这是佛的根本,更是禅宗的正宗。佛经,如我们今天的哲学随感录,只不过是他们参禅之所悟。无怪乎有如此多的庸僧埋没在一堆堆的佛典之中,至死不悟。《菜根谭》中有一则:“不识字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不参禅而有禅味者,悟禅道玄机”。佛家三昧,藏诸万象,三昧既得,万般豁然。
第3个回答  2013-11-19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读禅半解 先前也曾研习过所谓“空空之释部,玄玄之道流”,收获不能说没有,些许的感觉还是有的,却从未有过那种“恍然大悟”、“头焕华光”的感受。近日为消遣度日,捡了一两本写佛家轶闻趣事的小册子来读,却仿佛悟出了一两点东西,算作对禅的一知半解罢了。
  相传佛祖菩提树下修得真身之后,每开法会,广播法雨,至精彩处,必有“天花乱坠”;而在选接班人的那场法会上,佛祖却只手拈金波罗花、缄默不语。众僧茫然,惟有迦叶似有所觉,破颜微笑。佛祖终于开口了: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汝当善护持之。”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这也许是最为后世僧侣津津乐道的典故。佛祖将衣钵传与迦叶,同时也阐明了“不立文字”的立场,留给后世由此而发的思索。
  想佛家典籍,从《楞伽》到《六祖坛经》,从《金刚》到《瑜迦》,可谓瀚若星辰,不可计数。这似乎与佛祖“不立文字”的初衷背道而驰,直到后来慧寂焚稿,才显得与此相符——其实不然,从佛陀传迦叶,如后世每一祖成正果几乎都是经历某种意外后偶然悟得的。或小如芝麻,或大关生死;或一微,或一劫。所以说,佛性玄微,机关处处,就是这一微、一劫,启发了他们的佛性,于是“茅塞顿开”、“顿悟成佛”。
  这是佛的根本,更是禅宗的正宗。佛经,如我们今天的哲学随感录,只不过是他们参禅之所悟。无怪乎有如此多的庸僧埋没在一堆堆的佛典之中,至死不悟。《菜根谭》中有一则:“不识字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不参禅而有禅味者,悟禅道玄机”。佛家三昧,藏诸万象,三昧既得,万般豁然。
  让我们再回到如来传道迦叶的故事中去。为什么佛祖必须要用这样的手段来传道?讲经难道就不行吗?不行。这是因为,原本整体的,第一性的“禅理念”——我们不妨如此称呼——一旦以文字来阐述,就变为局部的第二性的认识了。文字无论有多形象,多高妙,都无法还原那种最原始的体验——也便是佛祖得道时的心路历程。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禅是如此微妙以致它不可能借助某种文字来表达,因此只能通过启发人的佛性来表现。否则,单凭思想的输入,无论有多少醍醐作用于顶,都是白费,因为他的灵性尚未开启。
  我们再想,灵山法会,受法者数百之众,缘何仅迦叶一人得道?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慧根的深浅。六祖慧能不识一字,受道时日也远少于同门师兄神秀,而见识却如何在神秀之上?可见确有慧根之差距。因此现在我几乎也可以说,即使北宗渐修,最终也有一个顿悟的过程——渐修是为了弥补他们本来稍差的慧根。
  然后,我又想到了文这中两个截然不同的体裁——散文和小说。朱光潜说:“散文是悟出来的,是思想的结晶”。在这儿近似乎佛经,都是讲人生体悟。因此,散文所要求的读者必须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这种体验在心中酝酿已久,那么他在读这篇散文时才会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便是散文的魅力。因此,周国平说:“散文,是为自己写,给知己读的”。散文也便成为一种品味较高的文学体裁,境界不到的人读一篇哲学随笔,是长不了多少见识的。他们应当去读小说,这种还原了生活的文字。与散文相比,它有更广泛的读者。它可以带给人们生活的第一性的体验,其实也便是从某种方式上长延长了生命——虽然不是自己的生命,却是属于自己的体验。其实,还有一个最最原始的体验,那就是生活本身。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懒得去体悟、去思考,他读那么多小说又有什么用呢?舍本逐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