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如题所述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农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1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如今包粽子、赛龙舟、登高等活动被大家熟悉,而且有些活动流传到邻近国家。如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不
  但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赛龙舟等活动,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 、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
  【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东北三省:清早要出门去郊外,折一些树枝或买些艾草回来, 系上各种颜色的葫芦挂在门沿和窗户上。采回来的艾草(蒿子)放在水里用来洗脸。小孩子的手脚腕上带“五彩线”,脖子上带香包。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茶叶蛋。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云南省:那里人过端午,吃花生、桃李等。吃花生是取其长生之意,吃李子则象人还认为可以预防中暑。
第2个回答  2012-06-27
据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未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第3个回答  2020-04-25
第4个回答  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