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德宗贞元初年,他."文词崛兴",声名大振,浙江、福建一带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欧阳詹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
2.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俞大猷多才多艺。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堪称明朝一代儒将。俞大猷的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留在泉州和闽南等地甚多。晋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书写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厦门、金门、武平、海南岛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读书轩和纪念祠堂。
3.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他的瓷塑作品多见于佛道神像。现存何氏作品寥寥无几。目前北京故宫和上海、福建、泉州、广东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何氏作品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何氏瓷塑被列为国宝文物。何朝宗在故乡积极从事瓷塑研究、创作和传艺活动,为德化瓷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化瓷塑赢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4.李贽
李贽(1527一t602),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庭。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中举人,30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使他认识到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侮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5.何乔远
何乔远(1557~1633),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
何乔远与乔迁及友人杨文格、陈及卿、惠安诗人黄吾野结社,赋诗唱和,有"温陵五子"之称.何乔远性格刚直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由于何乔远"立朝持正敢言",因而屡遭权贵排挤。后因痛恨昏暗的官场,被弹劾,只好"自引去",回归故里专心著书立说。在何乔远的十几部鸿著之中,最有创新和建树的是《闽书》。《四库全书》把《闽书》和《明文征》收存人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闽书》问世几百年来,一直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如当代我国著名史学家张星火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日本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法国伯希和的《摩尼教传人福建考》等名著,都竟相引用《闽书》的资料为证。何乔远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他治学精神和巨著《闽书》将永垂青史!
6.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兴学办教,乐育英才,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光前出身贫寒,少时在故乡读私塾,勤奋刻苦。1908年获清政府公费人南京暨南学堂,后转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学业完成后重返新加坡,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清朝末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倡组的同盟会。1920年,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婚。
1928年,李光前创办南益橡胶公司。在艰苦创业与发展中,他形成一套融中西文化精粹于一体的经营之道。经过30多年的努力,企业遍布东南亚,成为新马工商界的杰出人物。李光前不但是成功的企业家,更可贵的是他把经营所得倾心献给文化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不但在启发人类智慧,同时也在谋求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传递和发扬人类文化。为了发展故乡的教育事业,创办"国光中学"。50年代初期,他拨出巨资将梅山建成具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影剧院的侨乡文化学村。李光前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获锝祟高的荣誉。华侨教育家李光前名垂青史。
7.李子芳
李子芳(1910~1942),乳名清心,泉州石狮永宁岑兜村人。爱国烈士。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7岁随乡亲飘洋过海,侨居菲律宾。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国求学。1930年参加 革命,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赶至漳州石码参加红军。6月,随东路军进入中央苏区。他先后被分配在红四军组织部和红一军团组织部担任干 事,经受第四次反"围剿"激烈战斗的锻炼与考验。1933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李子芳跟随大军,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李子芳先后被提升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子芳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 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等新四军数百名指战员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1941年7月,李子芳被押到敌人特设的囚禁室--石底监监狱。同午他们组织的越狱斗争失败,敌人加强 了管制措施。1942年5月,李子芳在狱中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32岁的李子芳,为抗日救国的正义斗争,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央《党史》一书。
8.司马文森
司马文森(1916~1968)原名何应泉,笔名有林娜、林曦等,泉州东街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9岁时到南洋谋生,12岁返乡读了几年小学。1932年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主编地下刊物《农民报》。1934年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光明》、《作家》、《文学界》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抗战初期,在上梅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部工作。抗战胜利后,辗转广州,恢复《文艺生活》,又办《文艺新闻》这两家杂志被查封后,到香港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香港《文汇报》主编。
抗战时期著有长篇小说《南洋淘金记》(当时末出版)。1952年被港英当局逮捕,获释后回内地,负责筹建作协广东分会,主编《作品》杂志。I955年后调任外事方面的文化工作。1958年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1962年回国担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西亚司司长。1964年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968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1970年平反,骨灰移葬北京八宝山公墓。他的著作有:
1940年 《一个英雄的经历》(短篇小说集)
《粤北散记》(短篇小说集)
1941年 《寂寞》(短篇小说集)
1944年 《大时代的小人物》(小说集)
1948年 《蠢货》(短篇小说集)
1964年 《风雨桐江》(长篇小说)
1968年 《南洋淘金记》(长篇小说)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6
其一,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著《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
其二,李贽,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
其三,何乔远,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我国古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他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其中最有创新和建树的是《闽书》。《四库全书》把《闽书》和《明文征》收存人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闽书》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
其四,俞大猷 ,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堪称明朝一代儒将。
其五,何朝宗,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为德化瓷塑赢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其六,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民族英雄。21岁时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将士收复台湾。并为台湾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七,李光前,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兴学办教,乐育英才,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第2个回答  2012-06-26
你是说泉州晋江吗
李贽
俞大猷
第3个回答  2012-06-26
搜搜呗
第4个回答  2012-06-26
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
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
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
李贽 李贽(1527一t602),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庭。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中举人,30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何乔远 何乔远(1557~1633),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
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郑成功气宇轩昂,才思敏捷,聪颖过人。21岁时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所作文章立意深远,词藻华丽典雅,且常于学余之际舞剑学射,1624年,荷兰殖民地者侵占台湾。
施琅 施琅(1621-1697),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年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战陈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要求迅速实现国家统一
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兴学办教,乐育英才,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子芳 李子芳(1910~1942),乳名清心,泉州石狮永宁岑兜村人。爱国烈士。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7岁随乡亲飘洋过海,侨居菲律宾。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国求学。1930年参加 革命,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赶至漳州石码参加红军。6月,随东路军进入中央苏区。
司马文森 司马文森(1916~1968)原名何应泉,笔名有林娜、林曦等,泉州东街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9岁时到南洋谋生,12岁返乡读了几年小学。1932年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主编地下刊物《农民报》。1934年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光明》、《作家》、《文学界》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
乡,兴利除弊,魏阉伏诛,际昌被起用为右谕德。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际昌文思敏捷,为文立就,曾登武夷,历山岭,游桂林,所到之处,皆有吟咏题刻。

吴鲁(1845—1912),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清泉州晋江池店钱头村人,光绪十六年殿试状元,授翰林编修,为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个状元。历任陕西典试(主考),安徽、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吴鲁以振兴文教为已任,把兴学育才当作施政的第一要义。修书院,勉励后学。荐为总军务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8日病逝。吴鲁有《教育宗旨》、《国恤恭纪》、《正气研斋遗诗》行世。

杨友(1077-1127),字叔端,宋晋江杨厝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壬辰武科及第状元后,出任钦州知府。先是与金国“交叉越界”纠争,此事被杨友平息后,受到徽宗的极力赞赏。后解决钦州百姓盐源紧短。靖康元年杨友以宋宫保侍卫的身份,陪同潘良贵、郭孝友等北宋大臣奉使于金国,当太上皇的徽宗赵佶和当朝的天子赵桓都成了阶下囚。至死不屈于金人,及卒谥“武襄”。

庄安世(1574-1644年)字可平号念德,宋泉州晋江青阳庄厝人,民生。自幼好武艺,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名,前所舍。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九月中武状元。熹宗即位,魏党当政庄安世壮志难酬,曾称病解甲归乡。思宗即位,庄安世被召入京,任武英殿兵部主侍卫、锦衣卫侍领。其时李自成农民军攻入河南、洛阳、后金北犯。且兵饷日增、民怨沸腾。崇祯帝内外交困,调集庄安世等人马围剿,崇祯自殁于煤山。他仍为国尽忠卒于京郊。事后,南明唐王悉闻庄安世去逝,特赐“一门忠孝”匾以旌其忠贞报国之志。

林宗臣(1133~1189)字景何,宋泉州晋江林厝人,出生于武林世家。少时气质非凡,膂力绝人,自幼好习武艺,胸怀报效国之志。南宋乾道八年(1172)武试时,骑射、策问皆第一,即武科状元。初授帅府机宜官、阁门宣赞舍人、军器副监,协助黄定监制兵器,陈抗金方略以供军用,卒谥“武肃”

晋江历代宰相全传(14名)

曾公亮(999-1078年)曾公亮字明仲,宋晋江内坑曾厝人。宋天圣二年(1024)举进士甲科,被授为会稽知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擢给事中、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除枢密使。嘉佑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公亮明谏文法,更践久,神宗即位,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累封鲁国公。以老避位。及卒帝临悼,辍朝三日,赠太师、中书令,谥“宣靖”。

蔡确(1037-1093年),字持正,宋晋江东石蔡厝人,确有智谋尚气,不谨细行。第进士,调邠州司理参军,以贿闻。转运使。加直集贤院,迁御史知杂事。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赠太师,谥号“忠怀”。追封蔡确清源郡王,御制其文,立石墓前以表其绩。
吕惠卿(1032-1111年),吕惠卿字吉甫,宋泉州晋江安海吕厝人。父吕畴习吏事,为漳浦令。熙宁初,安石为政,惠卿方编校集贤书籍,凡所建请章奏皆其笔。擢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召为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五年,惠卿加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有著述,卒于官。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晋江人,世家登宰辅。以父恩授金坛(今江苏镇江)主簿。孝宗乾道二年丙戌(1166年),由郎官擢为户部侍郎;继升为尚书。孝宗乾道八年壬辰(1172年),以户部尚书曾怀赐出身,参知政事。与梁克家同为右丞相。以轸恤为心,以牧养为务,及卒入祀泉州府学乡贤祠。封鲁国公。

曾孝宽(1025-1090年),字令绰,泉州晋江人,公亮子,以荫知桐城县。入知审官东院、判刑部。熙宁五年,迁枢密都承旨,朝廷承旨用文臣,自曾孝宽开始。擢拜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丁资政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升丞相,封邹国公,孝宽至执政入为副相时,公亮尚无恙,西府迎养,时人荣之。

欧阳珣(1081-1127年)字全美又字文玉号欧山,学籍庐陵,乡籍晋江潘湖,欧阳詹十世孙。他少聪而敏慧,稍长就学于仁颖书院,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蔡凝榜进士,调崇安尉,丁父忧,珣立于灵堂前,人谓其忠孝两全。倡修潘湖仁颖书院,迁司录、湖广知州、中书侍郎,将作监丞,尚书右丞兼翰林学士承旨。时值金兵大举南侵,欧阳珣力持主战,忠义报国。及卒,谥“文节”,其丞相花园在池店后岭。

史继偕(1560-1635年),字世程,号莲岳,明泉州晋江安海史厝围人,历宦神宗、光宗、熹宗约三十二年之久。继偕出身于官僚世家,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年)登榜眼,授编修。擢祭酒;南京吏部侍郎,摄尚书事,署户、礼、工三部。协理詹事府,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史继偕因才高政廉,曾一度署户、礼、工三部,谥文简,赐祭葬,又追赠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特晋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墓在晋江磁灶烛台山。

张瑞图(1573-1644年),字无画,号白毫庵主。晋江青阳霞行人。幼负奇气,聪颖过人。读书方法与众不同,五经子史都采用手写熟读,即一面抄写练习书法,一面研读理解文义。万历三十五年探花及第。初授翰林院编修,积官詹事府少詹事,迁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天启七年(1627年)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魏专擅朝,势焰熏天。因魏生祠碑大,多出自瑞图手书,招致朝野清议。遂定为逆案中人。崇祯三年(1630年),罢官遣归。为明代著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杨景辰(1580-1629年),字载甫,号侗孩。晋江罗山后洋人。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年少时在岳父家潘湖典当、仁颖书院读书,后为诸生时,在乡中立蒙馆教授村童,所得俸薪,补贴家用。以会试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迁左春坊谕德、詹事府少詹事升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后以曾参与阉党修编《三朝要典》之罪遂诏令原藉,著有《杨大学士文集》十二卷。

蒋德璟(1593-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柳,明泉州晋江福全人,明熹宋天启二年(1622)登进士,授编修,迁少詹事,匡救朝政。秉性耿直,敢于谏言,不久,擢礼部右侍郎。崇祯十五年(1642年)晋礼部尚书、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蒋德璟与皇上作了一场辩论后,竟引罪去位。崇唐王隆武时,同邑林欲楫、黄景昉、陈洪谧并召。不久,以足疾辞归,卒于家。

黄景昉(1596-1662年),字太穉,号东崖。明末晋江东石檗谷人。宋军城中奉大夫太常卿、赠侍中谥文正黄中庸十七世孙,入仕后,徒居宽仁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景昉入仕,初选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参与篡修《熹宗实录》。晋詹事,兼管翰林院。崇祯十五年,景昉召对称旨,由詹事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隆武时景昉入直,未久告归。景昉蛰居于家,以著述为事,墓在紫帽霞茂磁灶山。

林欲楫(1576-1662年),字仕济,号季翀,别号平庵,明末晋江西滨人。兄林欲栋工部尚书,欲楫少以赋性刚直、乐施予闻。明万历癸卯(1603年)中解元,丁未(1607年)中进士,授编修,起充廷试掌卷官,擢少詹事,晋礼部右侍郎;崇祯时擢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忤阁臣,触魏党忌,唐王立,林欲楫;应召入阁,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从政尽心尽职,墓在紫帽山南麓。

陈洪谧(1600-1668年),字龙甫,号默庵。晋江陈厝人,宋咸淳甲戌科解元陈与桂之裔。少聪颖,试诸生累第一。天启丁卯举人,崇祯辛未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旋晋太仆寺少卿、兵部右侍郎,会京师已陷,未及任。唐王时,以民望授兵部左郎,改礼部。乙酉秋,与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同召,拜文渊阁大学士,以母老乞归,及卒祀名宦。

黄锡衮(1621-1707年)又名炳朱字宗麟号肇盛晚号潘湖叟,晋江潘湖人。初祖元处士赠征仕郎天麟黄权十二世孙。蚤岁母徐氏受以书,七龄能诗,日诵千言,就学于郡城南潘湖仁颖书院糊口乡塾,受知于房师汤晴岭邑尊及舅父徐以任之门,少有才名。明崇祯庚辰进士、世乱弃官读书于武鸣后归里。清顺治五年考选庶吉士,授检讨,擢浙江道监察御史、大理寺寺丞、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密助圣祖康熙主政于朝,逮捕鳌拜;平抚‘三藩’荣绩素著,晋清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墓在一都铁灶山法藏寺西南近处茔朝潘湖,妻姚氏封一品卫国夫人,著有《黄中堂潘湖叟诗集》。
晋江人才辈出,历代官至尚书(相当中央政府部长)的有23人。他们是:

李稠,唐开成三年进士,工部尚书。
洪天锡,字君畴,宋宝庆二年进士,刑部尚书。
高惠连,字公溥,宋咸平二年进士,兵部尚书。
曾 怀,字钦道,宋乾道间户部尚书。
吴文度,字宪之,明成化八年进士,户部尚书。
蔡克廉,字道卿,明嘉靖八年进士,户部尚书。
黄光升,字明举,明嘉靖八年进士,户部、刑二部尚书。
黄凤翔,字鸣周,明隆庆二年进士,刑部尚书。
王用汲,字明受,明隆庆二年进士,刑部尚书。
黄克缵,字绍夫,明万历八年进士,历年、刑、工、吏、礼五部尚书。仕林传为佳话。
李廷机,字尔重,明万历十一年进士,礼部尚书。
黄汝良,字名起,明万历十四年进士,礼部尚书。
苏茂相,字宏泉,明万历二十年进士,户、刑二部尚书。
林学曾,字志惟,明万历二十年进士,户部尚书。
林欲栋,字世隆,明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工部尚书。
庄钦邻,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吏部尚书。
林俗楫,字仕济,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礼部尚书。
张瑞图,字长公,明历三十五年进士,礼部尚书。
吴淳夫,明万历三十八进士,工部尚书。因投魏忠贤,被“逮治论死”。
杨景辰,字载辅,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礼部尚书。
蒋德 ,字申葆,明天启二年进士,礼部尚书。
白楷,字元子,明天启五年进士,礼部尚书。
黄景 ,字可远,号东崖,明天启五年进士,户部尚书。
庄有恭,字谷可,清乾隆四年进士,刑部尚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