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有哪些重要的修订?

如题所述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有哪些重要的修订?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以下七部分修改:
1、对课程根本性质进行修订.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
(1)“思想性”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
(2)“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
(3)“综合性”中,增加了重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间联系的维度。
(4)“人文性”的改动相对更大。改后为: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在课程内容部分进行的修订
(1)将课程内容里诸表格版块前的目标删除了。原因在于为了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标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了避免原目标条目与课程内容难以吻合的问题。
(2)将第三部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集体”,前移到第二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修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
(3)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的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部分内容的修改均属于微调。相比较而言,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两部分的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内容做了一些较大的改动。
(4)第一部分中,新加的主题和思想有:
第一“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提出应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第二增加至三条课程内容涉及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
第三注意到德育理论的新近话题——反年龄歧视论,强调与父母的有效沟通。
第四,特别第二部分中,将“交往中的品德”改为“在集体中成长”。该部分新增的思想主要有:“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是将“克服逆反心理”修改为“调适逆反心理”。
第五,第三部分新增的要点有: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
第六,第三部分在最后一轮的修改过程中,修改幅度较大。由原先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四部分,改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三部分。
第七,“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部分的修改意图:
第一减负;第二加强现实国情内容 ;第三突出了全球意识。
3、在活动建议部分的修改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和建议”包含了大量“活动要求,倡导学生自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4、教学和评价部分是此次修订的重点根据专家意见,此次修改力求达到以下要求:
(1)形成结构,注重内容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对教师有指导作用;
(2)力求具体,不泛泛而谈,具有一定操作性;
(3)力求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力求体现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评价部分具体修改
①在结构上做了适当调整。 ②对几种评价方式的表述进一步加以规范。
5、教学建议部分具体的思路是:第一条修改为“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第二条修改为“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注意到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条目。
6、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修订。按照本课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一次依次对原有的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
7、对课程中目标的定位是: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3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具体内容、设置形式等发生过哪些变化,从其设置的目的以及基本教学内容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