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国乡村教育的认识?

如题所述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大提升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越来越严重,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可谓是举步维艰,前景不容乐观!
笔者走访过很多农村中小学校,似乎很难找到一所秩序井然师生合力生机勃勃的好学校。学校大量教室闲置,学生生源剧减,校园环境萧条冷清,大部分教师也显得慵懒倦怠,教学质量惨不忍睹,跟城区比差了十万八千里。每每谈到当下农村教育的现状,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是什么原因导致当下的农村基础教育沦落到这步田地?笔者认为问题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师资力量的巨大差异。城区学校工作环境好,教师的福利待遇高,绝大部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都通过招考调到城区去任教了。年轻教师更是想方设法往城里挤,谁想一辈子呆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呢?毕竟教师也是尘凡中人!优秀教师紧缺科目教师大量往城区流动,导致广大农村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很多课程甚至都没有专任教师,音体美劳课更是形同虚设。同在一片蓝天下,农村孩子享受到的基础教育似乎注定有点先天不足!
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留守儿童过多,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极不平衡,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要自己孩子的成绩还过得去,广大农村家长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往城里送,以致城区学校人满为患,而农村学校却稀稀拉拉,简直是冰火两重天!缺少优质生源,农村学校更加“难为无米之炊”啊!很多农村家长为了生计,不得不常年外出打工,只能无奈地把孩子留在家里交给老人看管。很多学生本身就是问题孩子,旷课上网打架小偷小摸等现象见怪不怪。教师想管却不敢大胆管,想必教师严管学生给自己带来大麻烦的新闻大家也看过不少。长此以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如此恶性循环,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另外,农村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也相当滞后。很多农村中小学校长面对农村教育的困难局面,缺乏锐意改革的精神,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校长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人际应酬和应付检查上,没有花心思下大力气抓教学,没有采取过硬措施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很多校长只管抓安全问题,而忽视了教学工作,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死人就万事大吉了。
中国的农村教育还有未来吗?要改变当前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政府要把提高教师待遇,尤其是大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真正落到实处,要让农村教师下得来,稳得住。农村教育要发展,一支稳定雄厚的师资队伍绝对是关键!缩小城乡差距,力求教育资源均衡化,只有这样,农村基础教育才有未来,才有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2
虽然农村教育在不断的改善,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大多数农村家庭教育观念差,有的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家庭教育对这些学生而言是没有。导致学生在课后没有良好的引导和监督,很多学生回家就是玩,对当天学习的知识没有进行消化和复习,如果课后没有家长的帮助,全靠学生的自觉性,那是非常困难的。
家长认为把学生送进学校就是学校的事了,与家长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是孩子的功劳,与学校、老师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成绩出现下降就是学校和老师的问题。很多家长就有这种看法,而这种看法是极端错误的。因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不是某个老师或学校的行为,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责任。只有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辉煌的成绩,当然学校是主力军。虽然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农村的教育设施有所改变,农村教师有补贴,但是跟多人还是不愿意去农村。总有人说农村环境差,留不下老师,留不到好老师。
第2个回答  2022-03-22
乡村教育近几年虽然有了大的发展,但是我觉得教育资金还是严重向城市倾斜。我从教二十多年,深知农村教师的艰辛,一边工作一边种地,这样的收入只是刚刚维持生活。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一个老师教一个班学生的数学语文品德体育……,叫作包班。一个教师一天的工作量很重,有许多老教师过早苍老,辛苦一生,到老连自己的一个家都没钱建设。这样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现在虽然条件好多了,大家看看农村任教的全是女教师,这是什么原因?很明显工资低,男孩在农村做教师对象都难处。
第3个回答  2022-03-22
其实现在中国的农村也很注重教育的,嗯,因为现在家里的孩子,农村孩子也是很少的,一家一个俩的都很少。就是说嗯对买教材啦,还有说说在学校那种。啊,老师啊给帮助看护了,这个家长都没有意见的。
第4个回答  2022-03-22
教育是国之根本,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