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由来

如题所述

火的用处有很多,大家每天都离不开这一个资源,大家有谁能知道火的来源呢?下面六则神化里写出了点火的来源
在古人类的眼里,火,来无踪,去天影,神秘莫测,火,鲜红耀眼,光芒四射,威威烈烈,熠熠生辉,是一种奇异的特殊物质。当人们看到火可以把腥臊化为美味,把寒冷变成温暖,把黑暗变成光明,把危险变为平安,把坚硬变为柔软,把固体变为液体,把液体变为气体的时候,当霹雳响处,天空出现道道火的裂缝,地下燃起熊熊大火的时候,那亲切、神奇、敬畏之情便油然而生,正是这“亲”、“奇”、“敬”,启开了人们的联想之门,产生了火的神话传说。
火的神话,最多的是关于火的来源,概括起来说,这些神话认为火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火从天上来。有的说,火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如苗族史诗《铸日造月》中,说的是远古时候从天上落下来5把火,人间才开始有了火;有的说是从天上取来的,如印度婆罗门教神话中说,火神摩多利首先发现在空中隐藏着火,他从天神处取来给了人类;有的说,天上的太阳是地上的火的升华,地上的火是天上太阳的下凡。希腊神话中说火是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传给了人们,为此触怒了主神“宙斯”,他被锁在高加索山崖,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夜间伤口愈合,白天神鹰复来。他忍受折磨三万年,坚毅不屈,最后神鹰被赫拉克勒斯杀死,他获得解放。马克思对普罗米修斯评价很高,称他是“哲学史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一位希腊哲学家称普罗米修斯为“先哲”,他说:“一切艺术,一切技巧,都要归功于这位先哲。”这类神话,可能是古人对雷电、陨石坠落引燃物体的自然火的解释。拉祜族史诗《壮帕密帕》、哈尼族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佤族史诗《西岗里》中都有雷电引起自然起火,人们从中取火种的情节。

其二,火从木中来。印度神话中说,火神阿营尼为太阳之火、雷电之火、木片摩擦之火的化身。我国古籍记载,是隧人氏钻木取火,燧人氏是怎么知道木中有火呢?《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王子年拾遗记》讲述了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经过:“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子之处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氏”。火从木中来的神话还有很多,如高山族的《摩擦取火》,拉祜族的《毛猴子戳木取火》,彝族的《梅葛》、《查姆》、《阿细的先基》等都讲到了古人类摩擦木头取火的故事。佤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种风俗:过年时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火仪式,鸣放土炮祝贺用木片摩擦法取出的新火。

其三,火从石中来。不少神话都说火是从石头中来的。《西南彝志》记载这样一则传说:有一个身披金蓑衣,拄着金银杖的神,在南天门挖了个金银坑,撬起一块白石,火焰青雾般地冒出来,喷向大地,于是,人间便有了火。满族神话《托阿恩都里》中说,火种原来掌握在天神手里,每年只将火种带下来一天让人们使用,多一天都不肯。一个名叫托阿的青年爬上神山诅咒天神,被罚上天打石修筑天宫,他在打石中发现火种可以藏在石中,他便将火种藏进石头里带回了人间,后来他就成为满族供奉的火神,在满语里“托阿”是火,“恩都里”是神。羌族神话中说,火神蒙格西与羌人女酋长忽巴吉相爱,生下儿子热比娃,他遵父命到天庭取火,天神给他两块白石,教他击石取火,人间才有了火,羌人因此奉白石为神。苗族古歌中关于火耐老公公的故事、彝族史诗《阿普独摩》中关于入王造火的故事说的也是击石取火。这些神话传说可能是对古人从燧石中取火的解释。

其四,火从动物来。这一类神话故事来源于原始初民对动物的崇拜。古代的澳洲人认为,是一种名叫鹪鹩的小乌从天上带来了神圣的火花。我国高山族有《神鸟传火》的神话,说的是有一种名叫“黑必土”的神乌将火种衔来吐给古时的布农人,布衣人居住地的草木燃烧起来,保存下火种,以后就有了火。高山族的神话《火乌》、《洪水中取火》,也说是鸟儿帮助人类拭到了火种。而在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中则是老鼠从天神那里得到火种,传给了人类。

其五,火从鬼怪来。纳西族东巴神话中说,很早的时候,神住在黑暗的地方,鬼住在光明的地方,英雄许瓦赠古用计谋从鬼地盗来了火,使神地重放光明,人类也得到火的恩惠。哈尼族神话传说是:原来的火种不在天上神灵手中,而在一个魔怪的头上,这个怪物的头上有一盏眉心灯,这盏灯是一颗红光闪射的火珠。英雄阿扎历尽艰险从魔怪头上取下火珠吞进肚里,但未及拔下魔怪的生命线,肚里烧得难受,就用刀插进自己胸膛,火珠滚落在地,人间就有了火。印第安人神话传说,火原来属于魔鬼所有,放在高高的山头上看守着。动物们为了冬季取暖,想方设法从魔鬼那里弄火,一只狼想出了好办法,用葡萄酒将魔鬼灌醉,把火偷到了山下。

其六,火从宝珠来。我国有一则。我国有一则古代神话说,火来自于火珠。火珠是传说中的透明能聚阳光引火的宝球。《新唐书·西蛮传(下)》记载:有个叫婆利的地方,盛产火珠,“大者如鸡卵,圆的,照数尺,日中以艾藉珠(藉,垫在下边),轨火出”。古时宫殿、庙宇正脊上起装饰用的宝珠也叫“火珠”,有两焰、四焰、八焰等形式,后来改用瓦。李白的《秋日登扬州西灵塔》有这样的诗句:“水摇金沙影,日动火珠光
上述六个方面,到底哪一种有道理?有人说都有,有人说都没有,因为还有一则与火有关的神话:女娲是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神,她曾炼五色石补天,那么,她炼石的火是从哪里来的呢?无论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关于火的来源的神话以及讴歌为人类取火的英雄或动物,反映了人类学会用火的漫长而艰难的经历,看出火的运用在人们心灵中引起多么久远而巨大的震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3
钻木取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1-23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