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数 数列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6-07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7
高中数学数列基本题型及解法
1.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an/an1)为同一常数。
(2)通项公式法:
①若
②若
= +(n-1)d= +(n-k)d ,则an为等差数列; ,则an为等比数列。
(3)中项公式法:验证中项公式成立。
2. 在等差数列an中,有关Sn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
(1)当a1>0,d<0时,满足am0的项数m使得Sm取最大值. am10
取最小值。 am0(2)当a1<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a0m1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3.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
三、注意事项
1.证明数列an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常用定义,即通过证明an1ananan1 或an1an而得。 anan1
2.在解决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时,“基本量法”是常用的方法,但有时灵活地运用性质,可使运算简便,而一般数列的问题常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解。
3.注意sn与an之间关系的转化。如:
nn1S10 , an=a1(akak1). an=SS0n2k2n1n
四、例题解析
例2.已知数列an中,Sn是其前n项和,并且Sn14an2(n1,2,
⑴设数列bnan12an(n1,2,),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 ⑵设数列cn),a11,
⑶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探索解题的途径.
an,(n1,2,),求证:数列cn是等差数列; n2分析:由于{bn}和{cn}中的项都和{an}中的项有关,{an}中又有Sn1=4an+2,可由Sn2-Sn1作切入点
1/4页
说明:1.本例主要复习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等比数列,求数列通项与前n项和。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由条件Sn14an2得出递推公式。
2.解综合题要总揽全局,尤其要注意上一问的结论可作为下面论证的已知条件,在后面求解的过程中适时应用.
例3.设数列{an}的前项的和Sn=
例4、设a1=1,a2=1(an-1) (nN+),(1)求a1;a2; (2)求证数列{an}为等比数列。 3552,an+2=an+1-an (n=1,2,---),令bn=an+1-an (n=1,2---)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333
{nan}的前n项的和Sn。
*例6.数列an中,a18,a42且满足an22an1an nN
⑴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⑵设Sn|a1||a2||an|,求Sn;
1(nN*),Tnb1b2bn(nN*),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使得对任n(12an)
m意nN*,均有Tn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⑶设bn=
说明:本例复习数列通项,数列求和以及有关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常用方法
一. 观察法
例1:根据数列的前4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1)9,99,999,9999,„
4916,3,4, 51017
212,,, (3)1,325
1234,, (4),,2345(2)1,2
观察各项的特点,关键是找出各项与项数n的关系。
二、定义法
例2: 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的(q∈R且q≠1)的等比数列,若函数f (x) = (x-1)2,且a1 = f (d-1),a3 = f (d+1),b1 = f (q+1),b3 = f (q-1),
(1)求数列{ a n }和{ b n }的通项公式;
12
2/4页
当已知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时,可直接利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只需求得首项及公差公比。 三、 叠加法
例3:已知数列6,9,14,21,30,„求此数列的一个通项。
一般地,对于型如an1anf(n)类的通项公式,只要f(1)f(2)f(n)能进行求和,则宜采用此方法求解。
四、叠乘法
例4:在数列{an}中,a1 =1, (n+1)·an1=n·an,求an的表达式。
一般地,对于型如an1=f(n)·an类的通项公式,当f(1)f(2)f(n)的值可以求得时,宜采用此方法。
五、公式法
若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Sn与an的关系,求数列an的通项an可用公式
Snn1 求解。 anSnSn1n2
例5:已知下列两数列{an}的前n项和sn的公式,求{an}的通项公式。
(1)Snn3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