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蓝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4
01

这几天进行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讨论:

为什么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厂?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出了一条建议:「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他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000万。

局长认为上述观点为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发声,能够提出是值得赞扬的。

但这也只看到表面,背后还有两个残酷的真相:

真相一:现在年轻人真心不喜欢工厂。

70年代的工厂,工人阶级有专门的职工楼、医院、托儿所、子弟小学、退休金,人人敬仰,人人羡慕。

他们加班,工作,讲努力奉献,但是他们确确实实有回报。

现在时代变了,工人不再是被羡慕的群体,主要因为两方面:

一方面,钱给的不到位。

局长还记得19年为了应对美国打压,华为拼命加班。华为员工发帖说加了6天的班,拿到14,000多的加班费,还是抱怨太累了。

结果帖子一出,网友纷纷说凡尔赛,我都能把你们工厂加到破产。

你付出,同时也有回报,所有人都愿意干。

然而现实中像华为这种出手大方的大厂,全国寥寥无几。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制造业平均工资月薪5800元左右,远远不及快递外卖群体。

另一方面,社会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最明显暴涨的资产就是房价。按知乎年薪160万来算,如果要买汤臣一品,打工100年刚刚好可以全款买一套。

资产价值上升太快,炒股炒房炒币,诱惑太多,甚至出现了一种鄙视劳动的情绪在里面。

即使徐州重机这种国企,开出1万1工资招焊工,包吃包住,有年终奖生日节日礼金,但依然找不到人。

月薪1月1,一年就13万,这点工资是很稳,但能追的上房价上涨速度吗?

太慢了。

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这样工作可以填饱肚子,但不能改变阶层变化,回报率太低,没有太大意义。

局长曾跑遍了江浙制造业,车间现场几乎看不到多少年轻人。就算是中专学技术出来的,干了几天提桶就跑。

02
第二个真相: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向“无人化“转型。

大家如果看过曹德旺在美国建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就还记得结尾有个彩蛋,把那些闹事的美国工人统统换成机器人。

当时曹德旺脸上还浮现出怅然若失的表情,因为他知道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了。

图片

面对年轻人不爱进厂,越来越昂贵的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工厂被逼走上无人化、智能化之路。

权威报告说,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1.6个岗位,郭台铭布局的8万台机器人,直接熄灯工厂减员84%。

这数据相当惊人的。

最近4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有所下滑,但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却由2013年20.8%上升至2017年的28.6%。

一升一降背后真相:中国制造业从大规模人工生产向机械臂、真空吸力、机器视觉系统等自动化场景的转变。

比如,杭州一工厂为应对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提升品控能力,把数百台机器人设备联网,双11备货连续开机7天不停工。中国制造业,前有美国欧洲之类在围堵,后有越南、东盟、印度追赶,中间还面临原材料与能源持续上涨的绝境。

中国没有后退路,只能往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爬。

我们迎接无人化时代同时,必然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卷入这个时代洪流之中。

这时候快递、外卖平台做好全力兜底。

一方面是作为就业承接,另一方面也因为其灵活性,成为不少工人的兼职增收的副业选择。

最近这几年一直有人骂外卖平台,说它是资本主义,说它剥削,说它没有社会价值。

但是他们不知道,快递、外卖平台承载太多责任,涉及到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就业问题。

这其中包括中国制造业转型中被机器人淘汰下来的工人、聋哑残疾人还有商家、骑手等等。

比如在煤城鹤岗,约有10%的饿了么骑手曾做过矿工。

比如在安徽临泉县,外卖人员是县城的购房主力。

如果外卖、快递这些中介平台没了,那对千万人正常生活会造成极大冲击。

我们不应简单地把快递、外卖和进工厂对立起来,闹的水火不容,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互相增进。

总之一句话,没有比解决就业更能体现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