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A类B类C类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衣服吊牌上的A类、B类、C类,指的是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

1、A类为婴幼儿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毫克每公斤;

2、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75毫克每公斤;

3、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300毫克每公斤。


扩展资料

检验规则

1、从每批产品中按品种、颜色随机抽取有代表性样品,每个品种和每个颜色抽取1个样品。

2、布匹至少距布端2m取样,样品尺寸为长度不小于0.5m的整幅宽;服装或制品的取样数量应满足试验需要。

3、样品抽取后密封放置,不应进行任何处理。

4、根据产品类型(安全要求类别)对照表1评定,如果样品测试结果全部符合表1的要求(含有2种及以上组件的产品,每种组件均符合表1的要求),则该样品的基本安全性能能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注:一般,对B类和C类产品重量不超过整件制品的1%的小型组件可不要求。

5、如果抽取样品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吕的基本安全性能合格。如果有不合格样品,则判定该样品所代表的品种或颜色的产品不合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6

A类为婴幼儿服装,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

根据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提出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中,第四章产品分类,第一节有明确规定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对应类型为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文胸、腹带、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夏天)裙子、(夏天)裤子、袜子、床单。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毛衣、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扩展资料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一节规定,A类、B类或C类规定需要达到技术标准如下:

第五章第二节规定,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考核耐汗渍色牢度。

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A类、B类或C类)。产品按件标注一种类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09

按国家标准分类A类是指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产品的安全标准;B类与C类是指儿童或成人的安全标准,其中:B类型是可以直接皮肤类的产品;C类是不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4.1 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5.2 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5.3 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

注:一般适于身高80cm及以下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用品。

扩展资料:

在为婴幼儿挑选服饰时,首先,要注意商品标识是否齐全,有无注明“婴幼儿用品”特别标识;其次,确认商品是否有刺鼻异味。此外,注意查看拉链、纽扣等配饰是否安全,衣服的颜色不宜过于艳丽,建议选择有纤维成分含量标识的产品,这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服装中甲醛含量超标,是因为一些产品偷工减料或弄虚作假,产品纤维成分含量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婴幼儿纺织产品质地与标注的成分名称不相符,这些均为不合格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婴幼儿服饰质量参差不齐 家长应多留心新国标A类服饰

第3个回答  2017-07-04
这个是国家纺织品的一个强制性安全标准GB/T18401-2010,所有服装产品都必须要符合这个强制性标准,并要在服装的吊牌上注明产品是符合那种类型的标准的,否则就是不能上市,这也是国家为了对市场上的众多产品进行安全管理而建立的一个标准。这是强制性的。A类 是指3岁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产品的安全标准,B类与C类是指儿童或成人的安全标准,A类是要求最高,是可以全完接触皮肤的产品。B类型是可以直接皮肤类的产品,C类是不可直接皮肤的产品,一般此标准都是用在外套类型的服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