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藩王田庄的问题?

明代藩王分得了大量的土地,比如明末福王朱常洵在洛阳,封地2万顷。我想问,这些封地的税收是福王自己花了,还是要上缴朝廷一部分?

明朝有哪些类型的土地是不上交朝廷的?

第1个回答  2012-03-19
藩王的土地是皇帝赏赐的。所有的税收都不用上缴。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明朝末期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明朝才灭亡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明代藩王的庄田分为两种,一种是皇帝给的。一种是自己花钱的。
皇帝赏赐给藩王的庄田,面积很大,也不用交税,但实际上收入很少。因为这些田地实际上是由地方官吏控制和征收的。每亩地地方官一般可征收得0.3-0.5两银子,但只交给藩王0.015-0.03两,地租收入绝大部分都被这些文官和当地大地主豪强们给瓜分了。
万历皇帝的三儿子福王朱常洵有封地2万顷(即200万亩),但实际上只能每年得到转交的银子4万两。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王有4万顷(即400万亩),是所有藩王中最多的,但每年总共也只能得到6万两银子。

另一种是藩王自己花钱去买,或者自己花钱去开垦的民田。这些地是必须照样交税的。但每亩地,藩王可将每亩0.3-0.5两银子地租都收入囊中。但是,这种地必须和官僚大地主争夺竞价,才能买得到,因此各藩王手里的数目相当有限。福王大约只有六千亩左右。
楚王的民田最多,因为都是他自己出钱就近围垦,200年不断努力开发的结果。大约有20万亩左右,每年可拿到10万两左右的收入。

明朝的大地主一旦中举,就可以免除田赋和徭役差役。
现任甲科(进士)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进士优免田最高可达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秀才)八十亩。
虽然理论上有这样的限额,但官僚们官官相护,合谋作弊。根本没人敢于认真查办。嘉靖-万历时期最大的大地主,是做过首辅的徐阶徐阁老。在最肥沃的江南,拥有四百万亩以上的土地,而且一分钱也不交给国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