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电力机车和高铁开发中的风雨历程

如题所述

各位楼氏文化研究会第三届高端论坛的代表,下午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受到总会的邀请,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经历。我出生在日本占领时期的嵊州,后来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这是我最自豪的事情。我于1960年考入上海交大,学习电力机车专业,这是一个五年制的专业。1965年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了铁道部的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工作。
当时,我在研究所里还算是年轻的一员,因为我们研究所里有很多59年毕业的老大哥。但是,我抓住了可控硅技术在电力机车上的应用这一新技术的研究机遇。可控硅在1957年在美国问世,到1958年才开始商业化应用。可控硅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要追溯到1960年代中后期。到了1960年代末,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电力机车都采用了可控硅技术,我们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并不大。
1973年8月15日,我们成功地将12个500安的可控硅元件应用于电力机车的牵引控制,控制了4200千瓦的机车。我们的初衷是解决调压开关放炮的问题,但采用级间平滑调压,将调压开关和可控硅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级间平滑调压,它的优势在于功率因数较高,对通信和信号的干扰较小。
韶山3型电力机车是如何产生的呢?在1973年8月15日级间调压成功之后,1975年铁道部召开了鉴定会。从那以后,我们开始推广这项技术。1976年,我们在电力机车工厂开了质量研讨会,讨论提高电力机车的质量。在这个时候,全路的专家教授提出了使用级间平滑调压方案的建议。这个方案是中国自己的一条道路。我作为交大的毕业生和楼氏宗亲,我认为韶山3型是我们级间平滑调压的产物,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铁道部机务局机车车辆处处长许国强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见证了电力机车的发展,他曾经参与组织研究电力机车,是我们的老前辈。他在1973年研究级间调压成功之后,1975年来参加鉴定会。我在鉴定会上介绍情况,他把我的名字记了下来,后来在推广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1988年6月15日,韶山4型电力机车召开鉴定会的时候,许国强在大会上讲话,他提到如果没有楼修力这样的研究和创新,我们是不会也不敢下韶山3型和韶山4型设计任务书的。他之所以敢于下这样的任务书,是因为株洲所搞出了这个样车,也就是韶山1型031号车,这辆车在祖国的宝成电气化铁路上日以继夜地奔驰,通过添乘31机车,他们认为这个车子很好,又先进又简单可靠且符合中国国情。
在铁路提速方面,我们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许国强的讲话给我们所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正好要进行内燃机车的微机控制研究,所长想到了我曾在情报室主编过《韶山1型电力机车》专著,参加过牵引动力技术政策的研究。他要以我为首组织一个内燃机车微机组,要在电力机车控制装置上应用我的经验。内燃机车以戚厂为主,东风11内燃机车是八五重点攻关计划。这个车子是准高速内燃机车,也就是我们部长(傅志寰)所说的,前四次铁路大提速的机车。我们在广深线、京秦线、沈山线、沪宁线进行提速试验,在大提速中,四次遇到铁道部前线总指挥傅志寰。我们把微机控制装置装上去了,给中国铁路大提速内燃机车配备了“电脑”。这种装置应用得非常好,后来在内燃机车上全面推广。
我认为自己为电力机车和高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与美国GE公司座谈交流内燃机车,并代表中方担任线路控制组组长。在内燃机车领域,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这是株洲所的光荣,也是楼氏大家庭的光荣。我发起并召开了两个座谈会,发表了关于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讲话,得到了楼氏宗亲的鼓励和肯定。我希望能够继续为电力机车和高铁的发展史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为楼氏和广大铁路爱好者提供一些历史素材。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