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伪《古文尚书》?

如题所述

普遍认为,是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伪作。

汉时,秦博士伏生口授28篇,隶书。是为今文《尚书》。西汉时,鲁恭王在撤除孔子故宅时,发现另一部《尚书》,古文(先秦的一种书体)书写。是为古文《尚书》。孔安国整理,比今文多出16篇。西晋永嘉之乱时,今古文《尚书》全部散失。

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献于朝廷一部《尚书》58篇,包括今文33篇,古文25篇。现在流行于历代的《尚书》就是梅赜的本子。

扩展资料:

梅赜献书;

西晋永嘉之乱,文籍丧失,今、古文都散亡,连石经也遭破坏。司马氏逃到江南建立东晋,仍要靠儒家思想维持统治,又广求经典。豫章内史梅赜献了一部《古文尚书》,计有经文五十八篇,其中包括西汉今文二十八篇。

但把它析成三十三篇(分《尧典》下半为《舜典》,《皋陶谟》下半为《益稷》,《顾命》下半为《康王之诰》,《盘庚》仍分三篇)。

又从百篇《书序》中采十八个篇题,从当时有的一些古籍中搜集文句缀成二十二篇(十八篇中《太甲》、《说命》各作三篇),另新撰《泰誓》三篇,这就是伪古文二十五篇,用此来凑成刘向、郑玄所说的古文五十八篇之数。全书各篇有标为《孔安国传》的注,并有一篇《孔安国序》。

从《史记》、《汉书》看,孔安国并没有做过这些东西,又二十五篇与刘歆所举孔安国逸书十六篇的篇题也不一致,它的破绽显然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文尚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尚书》本是“上古之书”,是我国最早结集成编的重要历史文献。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尚书》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三种。

  《今文尚书》出自伏生。汉初由伏生口传晁错,晁错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作了抄录和记载,所以叫做“今文”,共28篇。

  《古文尚书》是用早于小篆的籀文写成,是先秦写成的文本,西汉后,先后出现过几次,有孔壁本、河间献王本、杜林本等等。孔壁本,出自孔宅之夹壁,河间献王本,是河间献王于民间所得,杜林本是东汉杜林所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

  伪《古文尚书》亦称伪孔本,流传至今,是后代《尚书》最通行的本子。东晋元帝时梅ji所献的一布题作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共58篇。其中新增篇目和“孔安国传”是晋人的伪造。但由于唐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和官修《五经正义》都采用“伪孔本”,所以一直沿袭下来,流传至今。

  伪《古文尚书》中多出的25篇,称“伪古文”,所谓“孔安2国传”,称“伪《孔传》”这个本子称为“伪孔本”或“伪《古文尚书》”,它是一部假书,也是一部奇书。只要知道伪孔本,伪孔《传》是晋代人所作,在指出其作伪的同时,将其视为晋代文献而不是汉代文献,而不应一味排斥。

  正确对待伪《古文尚书》,首先要对伪孔《传》持正确的态度,伪孔《传》汇集了自孔安国以来四百年间古文经学对《尚书》的解说,是研究《尚书》的一个很高的成就,我们只需分辨其是晋人的成就而非汉人的成就,就能充分认识和利用它的价值;其次,对“伪古文”也应持正确的态度, 事实上,“伪古文”汇集了从先秦 《左传》诸书直到魏晋诸书八百年间古书所称引的原本《尚书》的许多内容,加以组合、排列、敷衍。从这个意义上说,25篇“伪古文”未尝不是我们窥究先秦百篇本《尚书》的一个途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7-20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汉初战乱,先秦书籍大量失传,其中包括儒家经典《尚书》。直到汉景帝时,才在老儒伏生家中发现一部《尚书》,由先秦的古文(即篆书)所写。于是朝廷出力,将书翻译成今文(即隶书),并做为太学的教材讲授。之后不久,在孔子后人孔安国那里又发现一部《尚书》,也为古文所写,与伏生《尚书》有不同处。但这部《尚书》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只在民间流传。于是称伏生《尚书》称为《今文尚书》,称孔氏《尚书》为《古文尚书》。正因为《古文尚书》只在民间流传,所以后来在战乱中又失传,直到东晋《古文尚书》才再现江湖,但人们没有怀疑这一《古文尚书》仍是孔氏的原本。直到明清时代,学者们才发现并断定这一《古文尚书》必不是原本,而是晋人伪作,于是称其为伪《古文尚书》。而真正的孔氏原本《古文尚书》,已经没有机会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