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中央银行的建立是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大银行,它们拥有大量资金,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威信,这些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排挤着小银行的银行券。在此基础上,国家遂以法令形式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发行权,而把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的建立是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有时会不可避免地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到期债务不能支付的困难中。在

因而客观上需要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部门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而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的前提是,它必须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产生以后,就通过集中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提供最后贷款来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

扩展资料:

产生背景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它产生的经济背景如下:经济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5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

3、为商行提供资金支持的需要。

4、统一金融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对金融业进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扩展资料:

1、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统一货币发行使中央银行通过对发行货币量的控制来调节流通中的基础货币量,并以此调控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2、中央银行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时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3、中央银行应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应适当掌握货币供给增量,处理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中央银行应根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销毁货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布、货币面额比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央银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17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资料: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货币制度和信用制度.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开辟更广泛的市场,也需要有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1-10
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