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如题所述

一、明挖法

明挖法施工的地下铁道区间隧道结构通常采用矩形断面,一般为整体浇注或装配式结构,其优点是其内轮廓与地下铁道建筑限界接近,内部净空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结构受力合理,顶板上便于敷设城市地下管网和设施。

缺点:

 1、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

 2、新型盾构购置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经济。 

二、顶进法

顶进法又称顶管法,是利用机械力将预制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或钢质管道顶入地层中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土层,在软岩和其他松软地层中也有使用。 

优点:顶进法对于长距离运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缺点:

 1、曲率半径小而且多种曲线组合在一起时,施工就非常困难;

 2、在软土层中容易发生偏差,而纠正这种偏差又比较困难,管道容易产生不均匀下沉;

 3、推进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时处理这些障碍物则非常困难;

 4、在覆土浅的条件下显得不很经济。

扩展资料:

施工时注意的问题:

(1)严格按新奥法原则组织施工,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用量测信息指导施工,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正设计和采取应急措施。量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并应及时预报变位状况,以便修改设计,或制定加强措施,防止坍塌。

(2)隧道施工放样应保证精度。施工时应根据隧道各主要控制点的坐标计算隧道的长度和方向,并据此实地放线。为保证隧道底部按图纸所示的纵坡开挖并满足衬砌的正确放样,洞内每隔50米应设置一个水准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1、喷锚暗挖法

①初期支护承担全部基本荷载来设计,二次衬砌作为安全储备。

②初期支护必须从上向下施工,二次衬砌必须从下向上施工

③浅埋暗挖与新奥法相比更强调地层的预支护和预加固。

④隧道土方开挖原则:预支护、预加固一段,开挖一段;开挖一段,支护一段;支护一段,封闭成环一段。

⑤钢拱锚喷混凝土是最佳初期支护形式。

⑥监控量测,在实施工程中施工单位要有专门机构执行与管理,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统一掌握、统一领导。经验证明拱顶下沉是控制稳定较资管的和可靠的判断依据,水平收敛和地表沉降有时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对于地铁隧道来讲,地表沉降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2、盾构法

①优点

②缺点:曲线半径过小时,施工较为困难;覆土太浅,施工难度很大;地表沉降尚难完全控制。

③钢筋混凝土管片是盾构法隧道衬砌中最常用的管片类型。管环由ABK型管片组成,管片之间一般采用螺栓连接,错缝拼装。

轻轨交通高架桥梁结构

1、高架桥墩台和基础:地质情况良好时,尽可能采用扩大基础;软土地基条件下,宜采用桩基础。

常用的桥墩形式:倒梯形桥墩、T形桥墩、双柱形桥墩、Y形桥墩。其中T形桥墩是最常用的桥墩形式。

2、钢架桥的上部结构

多采用连续梁、连续刚构、系杆拱。

结构形式的选择:从城市景观和道路交通功能考虑,宜选用较大的桥梁跨径从而给人以通透的舒适感,按桥梁经济跨径的要求,当桥跨结构的造价和下部(墩台、基础)造价接近相等时最为经济,从加快施工进度着眼,宜大量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
第2个回答  2011-11-27
盾构:埋深较深、地质条件好的情况下采用,优点施工进度快,缺点施工误差大。
钻爆法:施工进度较慢,由于测量技术的发展,现在误差较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1-27
小强,你好厉害啊~~~~~
第4个回答  2011-11-26
小时候都说大连是什么沙质的土地,不适合,听说理工大学研究了一下能建,就开始建了,不靠谱 从来没有一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会像地铁建设那样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