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杨振宁、李政道的关系决裂?

这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性格和人格?我们应该从中获取什么经验和教训?

在物理科学的历史上,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成功的合作关系,是十分罕见的,几乎可以说没有另外一个相类似的例子。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密切美好而又相互竞争的科学合作,以及他们两人亲密的友谊,终究未能持久,以至于彻底决裂。

紧密合作亲近往来

从1955年开始到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共合写了32篇论文,显现出他们两人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李政道曾经写过,“杨振宁和我的合作,和当时物理的发展十分契合,并且反映了当时的精神。我们的合作紧密而且成果丰硕,是既竞争又和谐。我们共同的工作激发出我们最佳的能力。结果远比我们各自分开来工作的总和要好得多。”

杨振宁也曾经说他和李政道合作是令人羡妒的。

1956年他们两人合作写了一篇论文,对于物理学家一向深信不疑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在弱作用中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这篇论文造成了科学概念上的一次革命,也使他们成为头两个得到诺贝尔奖的华人。那一年杨振宁三十五岁,李政道三十一岁。

许多人喜欢提到的,是当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奥本海默说的,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两个人走在普林斯顿的草地之上。

除了科学合作之外,杨、李两家人也有密切的来往。他们在普林斯顿以及暑假在布鲁克海文都曾经毗邻而居,李政道后来有1952年出生的李中清和1956年出生的李中汉两个儿子,两家孩子也玩在一起,他们还有一张两家大儿子在一起洗澡的照片。

争论之后长谈流泪

造成他们两人关系正式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许是美国《纽约客》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1962年5月12日,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伯恩斯坦曾经给杨、李一份校样,让他们先看一看。

根据李政道在他《论文选集》里那一篇“破坏了的宇称”文章中所写的是,“在我们做了一些小的更正以后,杨振宁说‘有些事情很痛苦’,他要谈一谈。在文章中的几个地方,他希望他的名字在我的前面:1题目里,2诺贝尔奖宣布的时候,3我们领奖的时候。另外,他太太杜致礼的名字也要在秦蕙君的前面,因为杜年长一岁。”

“第二天他又来跟我说,文章中提到‘李和杨写了……’的时候,必须说明这是根据字母先后顺序的习惯。我告诉他这很可笑。那天晚上他打电话给我说,也许那个说明不必要了,但是文章中都要用‘杨和李写了……’。我无言以对。”

这一次争论以后,杨和李有一次长谈。杨振宁是这样写的,“1962年4月18日,李政道和我在他的办公室有一次长谈,我们回顾了自1946年以来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早期的关系,50年代初期,1956年造就那一篇宇称论文的一些事情,以及后来的发展。我们发现除了少数几点,对所有关键的事件都有着相同的记忆。正如同家庭中冲突的和解一样,这是一个感情获得宣泄的历程,我们都感到一种解脱后的畅快。但是这个和解并没有维持下来,几个月以后,我们就永远分手了。”

杨振宁对于他很在意伯恩斯坦文章里面排名的问题,并没有否认。但是他说4月18日两人的见面长谈,是一个感情非常激动的场面,杨振宁说不仅是他哭了,李政道也哭了,这是他们友谊的真情流露。

一封书信导致决裂

在4月18日以后,两人还是继续往来,不过情况有一点紧张,两人对彼此的关系非常敏感。6月里,杨、李两人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访问,共享一间办公室。那个时候正好李政道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李德曼、史瓦兹和史坦伯格三人要发表一篇第二类中微子的实验结果论文,这篇论文中间也提到李和杨的工作,于是李政道跑去和他们三人说,在文章中不可以用“李和杨”,必须要用“杨和李”。

杨振宁当时不知道李政道是如何跟他们三人说的,可是他立刻听到谣言纷纷,说李、杨的不和,是由于杨小气,斤斤计较等等。他大怒之下给李政道写了一封信。

杨振宁说他是把这封写好的信放在李政道的桌子上,就走出去了,当时李政道正好不在。后来杨振宁再走进来的时候,李政道拿着这封信过来问他,说上面的英文字“Perfidious”(背信弃义)是什幺意思?杨振宁还记得他和李政道讲了其含义以后,回忆起早年他与李政道的关系,心中十分懊悔,所以就把这封信撕掉,丢到废纸篓里。后来李政道还是把这封信从废纸篓里拿出来,他看了以后显然情绪受到很大的冲击。第二天李政道的太太秦蕙君说,昨天李政道回家的时候神情异常,而且夜里睡得很不好,又有他刚来美国那种夜里睡梦中大叫的问题。

杨振宁和李政道决裂的消息传开了以后,他们科学界的好友都甚为震惊。

http://tieba.baidu.com/f?kz=144983217
另外这个里面也有详细介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2

第2个回答  2009-06-01
我还是比较喜欢李,比较低调,保留了好多中国的文化传统,不像杨,八十岁还娶一个二十几的,我看这个不像一个中国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他们都肯定彼此在“宇称不守恒”上所做的工作,主要争论的焦点是谁首先发现的问题。我觉得两个人是合作关系,实在不应该计较这些,哪怕他们会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这项的工作。事实上历史已经肯定了两个人的共同努力,这份荣誉属于一个团体。至于哪一个人在这里面的是举重若轻的,谁会跟他们计较?以其花那么多心思去“夺取”这根本不会令自己增添多少光彩的荣誉,不如坦然漠视,去开创一片新的空间。为什么两个人都要深感遗憾呢?就是从那以后,两个人都没有再创造出更伟大的成就!更可悲的是,两个人直到老了还是彼此埋怨对方,而且耿耿于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5-30
杨想把成果据为己有,所以李和他决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