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要骂“始作俑者”?

用俑代替活人殉葬不是一种进步吗?

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用俑代替活人殉葬说明这个人没有子嗣,只能用俑代替活人殉葬,别无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7-02
这是孔子骂的?好象是孟子的所为吧!
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始作俑者”伪,是所谓“礼崩乐坏”之始,“离经叛道”之人。
第2个回答  2006-07-02
不是
始作俑者,无子嗣乎?
骂人的,骂得很难听
第3个回答  2021-09-10
原文见:《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人殉和人牲是商及以前的祭祀习俗,以后慢慢改变。用俑代替是一种进步,是对生命的尊重。武王伐纣的《牧誓》中“昏弃厥肆祀弗答”说纣王的罪责之一改变减少人牲,抛弃了对祖先的祭祖而不闻不问,可见周初社会环境还是提倡人殉和人牲的。有权势的君王贵族向上天或祖先祈求庇佑而用奴隶或战俘甚至亲属人殉和人牲看做必然和合理的。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反问句。在《孟子·梁惠王上》其语境和说理逻辑过程中,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用俑来改变祭祀或殉葬方式第一人,他难道没有后人吗?(他这样做不怕上行下效,后人也用俑来代替,糊弄鬼神吗?或者说是其后人没能力用人殉吗?又或者说他这样做不怕得罪鬼神而导致绝后吗?),“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应该不是吧)因为俑象人而用它代替,(因为他知道生命是很重要的!这是重视人的生命的结果啊!),(既然祭祀这么重要的事都可以因为重视人的生命而用俑替代,)那么“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我们怎么能不重视百姓的生命让他们活活地饿死呢?
如果理解“始作俑者,断子绝孙!”在文中逻辑上显牵强,突兀。其实“其无后乎?”用上文中哪种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子用“始作俑者”敢于冒着得罪鬼神和先人的严重后果,用人俑代替人殉,反衬其对生命的珍视,在劝说梁惠王爱民说理推导过程中起到重要论据和论证的作用,这样解释,孟子劝诫梁惠王说理过程和逻辑就完全通顺了。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所以孔子是赞同始作俑者的!是他的思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体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不是骂人的狠话,我们误会其久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07-01
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关爱,《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有如下记载: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朱熹对此作注道:

俑,从葬木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孟子言此作俑者,但用象人以葬,孔子犹恶之,况实使民饥而死乎?

从孟子所表示的孔子对人生尊严的态度,可以看出孔子捍卫人的尊严的立场是极其坚定而明确的。他不许任何力量浸染人的尊严。
在孔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他尊重人,爱人的思想。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殉葬是很普遍的事情,稍有地位的人死的时候总要让几十,甚至上百的活人为他殉葬。殉葬的人越多,才越显示出他的社会地位。而孔子就坚决反对这种拿活人陪葬的做法,他甚至反对拿陶佣做陪葬,因为这种陶佣还是人的样子,是对人类的不尊重。所以有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种对拿陶佣做殉葬的人的诅咒。秦始皇当年秘密大建自己的坟墓,就用了许多陶佣来作陪葬,也就是我们今天在陕西发现的兵马俑。秦始皇死后发生的事情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让那些乐于拿人做陪葬的人断子绝孙。我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坚决反对,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祖先被活埋在坟墓里。

参考资料:http://www.ica.org.cn/content/view_content.asp?id=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