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如题所述

在浙江杭州,立秋食秋桃是一种传统习俗。每天初秋,人们都会吃秋桃,并把吃完的桃核收藏起来。等到除夕夜,将这些桃仁扔进炉火中烧成灰。这一做法被认为能使人全年免受瘟疫之苦。
咬秋,又称为嚼秋,是18岁时的习俗。立秋时节,天津等地流行“咬秋”,即在立秋早晨吃瓜,晚上吃西瓜。这样做意味着夏天非常炎热,到了立秋便开始“咬一口”清凉。清代张导的《岁时金门风俗杂记》记载:“立秋吃瓜,咬秋,可免泻。”江苏等地也有在立秋这天吃西瓜的习惯,以期秋天能够避免长痱子。
在浙江等地,立秋时每天吃西瓜和喝烧酒,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预防疟疾。
立秋节气的特点并不是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就此结束。立秋时,虽然仍处于炎热时期,但已开始逐渐转凉。秋天第二个节气(夏)到来,初秋的天气仍然炎热。俗语有“三伏热”“秋后热”,立秋之后至少还有一伏的高温天气。按照“三伏”的计算方法,立秋往往还处于盛夏时期,也就是说,酷暑并未结束,真正的凉爽通常在白露节气之后到来。
立秋的冷热分界线并非节气,而是纯粹的自然现象。入秋后,由多雨炎热的夏季转为干燥的秋季。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变化,万物随着阳的下沉而逐渐下降。秋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植被的叶子由葱郁的绿色变成黄色,并开始掉落,庄稼开始成熟。立秋是古代“四季八节”之一,人们有祭祀土地神和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