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标准是有什么标准

谢谢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768 (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AQ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

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因素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9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768 (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AQ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

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因素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1目的

为确保本地区道路安全管理形式持续稳定,坚决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

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

全环境,我公司决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特制定如

下方案: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组织机构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

3编制依据和术语

3.1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程(具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本企业制度、规范、规定等相关文件(具体)。

3.2术语

安全隐患: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

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

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环境的

不良和生产工艺、管理上的缺陷。

4职责

(1)企业主管负责人负责审批隐患整改报告,保证资金投入。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参与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的管理整理隐患整改报

告监督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3)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隐患整改资金的保障。

(4)各部门对有关的检查和隐患整改签收并对检查和隐患整改结果负责。

5隐患排查方式和内容

5.1排查范围

根据相关规定,楚雄恒建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隐患排查的范围应为企业的生产

经营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生产作业活动,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

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失”均在隐患排查的范围。

5.2隐患排查方式和内容

5.2.1隐患排查方式

(1)综合检查

企业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由企业级领导负责组织实施。

完成综合检查表。

(2)专业检查

专业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由企业级领导负责组织实施。

完成专业检查表。

(3)季节性检查

主要是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各有关专业和部门的人员

参加的,对季节性可能造成的隐患进行针对检查。

完成季节性检查表。

(4)节假日检查

节前及节假日检查主要是针对节假日道路运输的特点,在节前对道路安全、

保卫、消防、应急预案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应对节日干部、检维修队伍值班安

排和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具体节假日名称及放假时间安排

完成节假日检查表。

(5)日常检查

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各有关专业和部门的人员由每天对车辆的轮胎、制动、转

向、灯光等安全部件是否正常以及安全锤、灭火器等安全设施的配备进行检查。

完成日常检查表。

5.2.2隐患排查内容

(1)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是否落实领导干部“一岗

双责”制度,是否将驾驶员、押运员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企业领导和监管

人员。

(2)了解驾驶员是否对教育学习进行了落实。驾驶员是否每月至少受

到一次面对面的教育,是否存在车主代驾驶员学习的情况。

(3)车辆保养维护制度落实情况。是否每月确定 1 日对客运车辆进行

保养维护,二级保养维护是否对每一个项目确责任人并审核签字,是否存在

使用假劣配件或随意减少保养项目。

(4)“三危品”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安排专人值守,加大易燃、易爆等

危险品的查堵力度,严禁携带危险上车。

(5)车辆动态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是否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充

分利用 GPS 监控系统、行车记录仪等,加强驾驶员的动态监管,是对驾驶

人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及时提示,交按照企业内部规定进行

严肃处理。

(6)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和驾驶员安全资质审查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对

车辆出车前进行安全技术状况检查和驾驶员安全资质审查。

(7)应急预案制订、演练和应急救援设备及维护情况。

5.3隐患排查的要求

(1)加强领导,切实落实责任。各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迅速

做出工作部署,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真正形成全面负责的责任体系。要为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各单位一定要把工作作

深、做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凡因排查工作不认真而疏漏重大安全隐患的,

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各单位及相关人员要按照排查治理范围内

容要求,结合实际和重点时段特点,突出工作重点,建立重大隐患跟踪治理和逐

项整改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跟踪整改情况。

(3)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对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单位要密切配合、

工作联动,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合力。

(4)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引导全体职工,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

理的重要性,落实主体责任。要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职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大员工监督力度。

(5)及时总结提高,构建长效机制。各责任单位要变排查治理,边总结经

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隐患排查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构建长效机



6附则

(1)本制度由安全科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