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管理怎么做?

如题所述

  车间管理如下:
一、早会管理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管或线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副线长/线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线长/副线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一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

二、请假管理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三、6S管理
1.员工要保持岗位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要保持作业区的整齐干净。
2.每天下班后打扫卫生,周末须进行大扫除(车间内的门、窗户、生产线、设备保养、风扇、等都须清洁)。 3.卫生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工具由专组专人保管,不得乱丢,倒置、甚至损坏。
4.不得随便在作业区内乱丢垃圾(垃圾必须分类处理)、胡乱涂划。

四、车间生产秩序管理管理

1.车间员工应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管理,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2.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必须正确佩戴厂牌,穿工作服上班。不得携带任何私人物品,如手机.MP3.食品等(如有带手机,上班期间手机尽量关机或设为振动)。
3.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工作位置和活动范围,未经负责人同意,严禁私自串岗、睡岗和脱岗(注:脱岗指脱离工
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其它
车间或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同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禁止在作业过程中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大声喧哗。

4.作业时须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线长/主管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5.每道工序必须接受车间品管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并配合
品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6.上班时,物料员须及时把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7.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8.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
9.员工必须服从线长/主管的工作安排,作好本岗位工作,坚决反对故意刁难、疏忽或拒绝上级命令及工作分配;或工作消极、不认真、工作态度恶劣,影响他人工作情绪,以及消极怠工影响进度。
10.员工每日上岗前必须将设备及工作岗位擦拭、清扫干净,保证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工作台面不得杂乱无章。
11.工作时间需要离岗,必须经线长/主管同意可离开,限时十分钟内。
12.员工有责任维护工作之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节约,掉在地上的小件必须捡起;不得随意乱扔及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13.上班注意节约用电,停工休息随时关灯。
14.下班前必需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工作台面。
15.任何会议和培训等等,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旷会。
16.管理好各种工具、模具、夹具,用完之后必须交仓或放入工具箱。
17.本车间鼓励员工提倡好的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实用价值予发奖励。

五、奖励与处罚
1.奖励 生产部将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每月总结一次,总结的基础上,由生产部负责人根据员工和班组平时的绩效考核,评选出生产部门的“明星员工”等,并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2.处罚:对于不遵守上述规定的员工,给与警告处分,并处于5-2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员工给与50元以上的罚款。
3.对于屡教不改的员工给与开除的处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0
企业家们常常会困惑:如何才能做好管理,调动车间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都有自我管理的动力,保证安全,提升效率呢?本文建议从以下三点考虑:
1、多“理”少“管”
所谓管理,不是批评,指责,命令和控制。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既“管”和“理”。
“管”,就是管理。我们知道人性的弱点就是不愿意被人管,不希望被人约束。有的管理者管理时喜欢摆架子,耍威风,盛气凌人,导致被管理者怨声载道,甚至不服从管理,这是最差的管理。所以,有效的管理,一定的符合人性,顺性而为,才能把事情理顺、理清。
“理”,就是讲道理。现在的年轻人都有逆反心理,越是管他,越不想干活,更别说把活干好了,所以,想叫他干活,干好活,得先“理”好他们的心情。讲道理,让职工发自内心的领会并认可主管的所作所为;走近职工,关心职工,让他们感觉到企业的温暖。
2、多“奖”少“罚”
人们永远渴望奖励,好的奖励会激发职工内在的潜能,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反,经常惩罚一个人,肯定会降低他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中的消极懈怠的思想也定会造成安全问题的发生。所以,制度允许下的奖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职工主观能能动性的好方法。
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互相促进,保证安全,实现效率,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也是最佳的一种管理方法。
3、多“问”少“查”
作为管理者,重要的是对职工的信任。把检查的精力放到班后的询问上,要抓住重点,多问少查,把查的任务下放班组,对于出现的问题,班组班后自行分析。实践证明,“以多控一,全力整治”的互控措施能有效控制问题发生,同时减轻了责任者的精神压力,有助于形成班组良好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组的凝聚力,保证人身作业安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