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谁能给解释一下它们的字面意思

如题所述

1、承宣布政使司

为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机关,前身为元朝的行中书省。意涵取自“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

明朝时承宣布政使的辖区是国家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在正式的文件中,避免使用元朝的“行省”一词,所以在地名下加“等处”  。

清朝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

2、提刑按察使司

明清官署名。明置,主管一省司法事务。以按察使为主官, 秩正三品;副使、佥事无定员:其秩分别为正四品与正五品。

提刑按察使司的内部分设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经历司掌收纳文书与勘察刑名之事,置经历、知事各一人;照磨所掌照刷案卷,置照磨、检校各一人;司狱司,掌检察监狱事务,置司狱一人。清沿置,其职掌与内部组织与明同。 

3、都指挥使司

是中国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

都指挥使,官名,五代始用作统兵将领之称。唐末有行在都指挥处置使,为临时差使。五代称诸将统帅为都指挥使。宋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与各军皆以都指挥使为长官。辽南面官与北面官、金殿前司、京城武卫军与诸总管府皆有都指挥使。

元置各军都指挥使与兵马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官。明置卫所于各地,以都指挥使司为常设统率机构,简称都司,长官都指挥使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属朝廷五军都督府。明京卫与外卫并置指挥使司,有指挥使等官。

扩展资料

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机构

1、明朝

布政使司的主官为左右布政使,其下设有:

左右参政(员额不定),从三品;左右参议(员额不定),从四品。 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督粮道(一人,主要负责征收田赋)、督册道(人员不限,设立情况依据本布政司情况而定)、分守道(任意,主要负责向各府、直隶州传达、催办布政司的公事)。

经历司:经历一人,从六品;都事一人,从七品。

照磨所:照磨一人,从八品;检校一人,正九品。

理问所:理问一人,从六品;副理问一人,从七品;提控案牍一人。

司狱司:司狱一人,从九品。

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大使各一人,从九品;副使各一人。

2、清朝

布政使司的主官为左右布政使(康熙六年裁减一人),其下设有:

布政使司左右参政,从三品(非常置);左右参议,从三品(非常置)。

经历司:经历一人,正六品(江宁、苏州、湖南、甘肃不设);都事一人,从七品(福建、河南各一人)

照磨所:照磨一人,从八品(浙江、福建、四川、山西、甘肃各一人);检校一人,正九品(雍正二年裁)。

理问所:理问一人,从六品。副理问一人,从七品(康熙三十八年裁)。

库大使一人,正八品。

仓大使一人,从九品。

宝源局大使一人,正九品(康熙三十八年裁)。

提刑按察使司官署设置

官署名。明置,有按察使、副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按察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下设佥事,正五品,员数无定。

副使、佥事,分道巡察。其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屯田等事,各设专职人 员,亦用佥事等名义。清沿置,但仅置按察使一人,省去副使、佥事等官。按察使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审核刑狱,兼领本省驿传,与布政使同为督、抚属员。

明代地方上分为省、府、县、里四级。其中,只有省一级才设立了专门的司法机构——提刑按察使司,其长官提刑按察使掌管全省的刑名案件,其审理权限仅仅限于徒刑以下(包括徒刑)的案件,徒刑以上的案件必须报到刑部审理。

都指挥使司职位介绍

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

经历司、断事司、司狱司三个职能机构,分别负责处理来往公文及刑狱之事。地方若有重大军务,须三司合议,并列署名向朝廷汇报。每年由朝廷命官巡抚、巡按对其进行监察,每五年汇总考选。

此外还有仓库、草场大使、副使等掾属。都司内部的分工大体是,都指挥使及同知、佥事,以其中一人统领司事,称为掌印;一人负责练兵,一人负责屯田,称为佥书,有的则分管巡捕、军器、漕运、京操、备御等事务。不担负具体职务的则称为带俸。经历、都事则典掌文书,断事处理军队的刑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宣布政使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提刑按察使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指挥使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0
承宣布政使司,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民间简称“行省”或“省”。
明朝洪武九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明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有2个直隶和13个“布政使司”,即合称15省。

提刑按察司是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后改肃政廉访司)、明朝(改称提刑按察使司)、清朝(改称按察使司)三代设立在省一级的司法机构,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同时也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主管为提刑按察使或称为按察使。

提刑按察使在明代与承宣-{}-布政使并为一省最高长官,入清,则与布政使并为巡抚所制,虽名为同僚,实乃属官。

都指挥使司: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46822.html
第2个回答  2019-07-25
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话:
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是指职能,承流宣播朝廷政令,布行于下,“使”指官,“司”指机构。连起来就是负责承宣政令的官员办事的机构。
提刑按察使司——“提刑按察”是指职能,提点刑狱(司法)、按察奸弊(监察),“使”指官,“司”指机构。连起来就是负责司法监察的官员办事的机构。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是指职能,相对于卫一级的长官“指挥”而言,加个“都”字表示总领这些军卫(都指挥使司前身就叫都卫),“使”指官,“司”指机构。连起来就是负责统领地方卫所的官员办事的机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5
承宣布政使司(番台)主管一省的行政职能部门,相当与现在的省长.
提刑按察司(臬台)主管一省的刑法,相当与现在的省法院,检察院院长兼省公安厅厅长.
都指挥使司主管一地区的军队,相当与现在的军区司令.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