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太祖拒绝立朱棣为太子,而是将嫡孙朱允炆立为太子?

如题所述

在古代继承皇帝的位置都是由自己的子嗣继承,如果子嗣不止一个的话,就有长子继承,如果长子犯错了,那么皇位就会有其他的儿子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皇帝会优先选择有才能的,有政治头脑的人为自己的继承人,就会将他立为太子。一般来说这种继承是亘古不变的,但是在明朝的时候却出现了皇帝位置隔代相传,朱元璋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嫡孙朱允炆,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有孩子的,而且还不止一个,但是为什么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却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孙呢?

原因其实是这样的。当初朱元璋将太子之位给了自己的长子朱标,朱标为人宽厚,是朱元璋心目中的皇帝的继承人,但是朱标却英年早逝。没有办法只能重新立太子,朱元璋还有一个儿子朱棣,朱棣从小就聪明,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帝王之相,但是朱元璋对他却不是很喜欢。在明朝有个传说,朱元璋晚上做梦,梦见有人问他索要凌霄宝殿,之后朱棣就诞生了,朱元璋认为朱棣出生就是为了夺走自己皇位的,于是对朱棣就非常不好。而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全是孙子朱允炆在悉心照顾他,所以这就是朱元璋情愿立嫡孙朱允炆为太子,也不愿意将朱棣立为太子。

在明朝早期,也就是1392年,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得病身亡,本来这个太子之位是属于朱标的。朱标的突然离世,给了朱元璋很大的打击,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继承人,竟然说没就没了,朱元璋悲痛万分,但是太子之位不能空啊,朱元璋为了自己建立的江山能够传承下去,必须赶紧把太子之位填补上来,这时太子该选谁,就令朱元璋头疼了。朱元璋是不会把皇位让给权力较大的皇子的,这时他想到了经常在身边照顾自己的朱允炆,这时朱元璋就将朱允炆立为太子。

1398年朱允炆上位,即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实施削藩制度,由于削藩制度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权益,于是朱棣在1399年发动叛乱,史称“靖难之变”最后由朱棣取得了胜利,朱棣就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下令将记载朱允炆的书籍全部焚烧,并且将野史也禁止了。

朱元璋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朱允炆呢?大部分人的猜测是,因为朱允炆从小在朱元璋身边生活,朱允炆是朱元璋抚养成人的,因此朱元璋和朱允炆的关系也是最好的,朱允炆从小就钻研儒家诗书,平时又对朱元璋十分照顾,朱元璋对这个嫡孙很是喜欢,朱元璋为了能够将自己的江山更好的维持下去,于是将朱允炆立为皇帝,这也是为了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江山,因为朱允炆从小就是读儒家学说长大的,懂得以仁治国,这是朱元璋为什么要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子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