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对待高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如何找到学习的方向呢?

如题所述

从初中走进高中,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万丈高楼平地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一是一切基础中的基础,是重中之重。高一新生入学后,需要夯实基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高中思维意识。

一、全面夯实学科基础

高一年级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期,在这个竞争相对不太明显的阶段,高一新生只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所在,在学习上做到主次清晰、兼顾各科,就能顺利打好基础,就具备了在今后的学习中领跑的希望。

高一新生需要明白,高一所学的内容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因为所有必修课的内容都是在高一完成的。但是,在高一阶段不少学生对基础知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误认为高中三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后还有很多时间来补救,结果到了高三才发现自己的基础不牢,但为时已晚。高一阶段,不仅要重视夯实基础,而且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平衡,这对将来的高考至关重要,特别是文综和理综学科之间的平衡。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源于平时,习惯决定成败。高一新生需要抓好:课前主动预习;课中认真做笔记、主动思考、积极互动;课后及时复习、整理笔记,先复习后练习;先纠正上次练习中的错误,再做新的练习;考后及时反思分析,收集典型错题,逢错必纠,逢错必改;主动查缺补漏等。

一种好的习惯,如果能够坚持一个月下来,那么就能成为一种自然的学习行为,真正的习惯是不用提醒而自觉执行的长期行为。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并能坚持下去,就等于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一新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考试和测验,认真分析成绩,总结经验教训。绝不能因一次考出好成绩而沾沾自喜,也绝不能因考试成绩差而灰心丧气。

三、培养高中思维意识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定时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高一新生需要学会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问为什么,坚决摈弃死记硬背。高一新生需要积极开展问题研究,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

培养整体性思维。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高一新生需要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道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高一新生需要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而高一是高中的起点,迈好高中的第一步,高一新生需要学会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高中刚开始不用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方向,首先要适应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以及在学习方式上取得成功,学习的方向一般涉及的是选课这个问题,就要牵涉到选择哪个学科的问题,进而关系到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这些一般是根据自己的成绩来定的,因为还没有迈进大门这一关,其他都没有用,只有成绩才可以,所以尽量不让基础落下,一直稳定的成绩是最重要的。
第2个回答  2020-09-27
首先要适应高中生活的环境,遵从这里的作息时间,然后合理的进行规划,把自己的大目标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然后顺着目标,再把它细化到每一个科目中,知道自己的薄弱科目,努力学习,让自己全面发展。
第3个回答  2020-10-20
你好,你这种情况可能是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高中新的学习方式,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及时的把自己的状态调整过来,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针对自己的薄弱项进行加强,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也可以给自己找专业的辅导班帮助自己学习,或者进行一对一辅导,对自己成绩提升都是有帮助的,如果分数达不到自己理想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建议提前给自己做一个升学规划,有很多的升学方案可以选择,可以根据你的成绩规划出最有利的升学方案。早做规划,在升学时才会更轻松达到升学目标。
第4个回答  2020-09-27
可以先去确定好自己的文理科的方向,然后在自己的选择的科目上,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去学习,但同时也要保证其他科目学习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