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1、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2、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3、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4、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5、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6、次相授受
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
7、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8、学田
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9、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10、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
11、监生历事
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12、卧碑
明清时地方官学有严厉的学规,如明洪武年间,颁行天下并刻碑立于学校的十二条禁例,其中有严禁学生过问政治、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这就是有名的“卧碑”。清代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2)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3)教学内容上,主张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4)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13、京师同文馆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4、南洋公学
是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新式学校,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筹办。设有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分别为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民国时改建成为上海交通大学。
15、学部
是清末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它是在第一部近代学制颁布实施的背景下设立的。学部与政府其他各部并列,长官称尚书,下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
16、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即“注得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宗旨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17、勤工俭学运动
1915年,蔡元培等人创立了“勤工俭学会”,用勤工俭学的方法吸引有志青年到法国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技术。“五四”以后,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参加了这项运动。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一批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并通过工读实践,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8、农民运动讲习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讲习所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1924年到1926年共在广州举办了6届,后又在武汉举办了第七届,毛泽东同志主持了第6届、第7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总共培养了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19、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以大学院为全国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长。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下级若干委员会和直属国立学术机构。大学院制实施一年后便不得不废止。
20、小先生制
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在其中的儿童工学团里采用了小先生制。陶行知把“小先生制”看作是普及教育中“攻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汇总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简答:
8、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答: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9、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答:(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论述:
10、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3、次相授受:
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4、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5、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第2个回答  2020-10-20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国教育行业的历史。
扩展资料:
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最终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以中国古代的太学为例,它不仅为历代封建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并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唐朝,中国曾以高度发达的文化吸引了朝鲜、日本等国的大批学生前来中国留学。中国古代书院也具有很大的特色,它注重学生的自学和讨论,有成套的规章制度,有多种多样的分科和独特的学风。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而且对当时的学术、学派的发展和形成,甚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风尚都发生过重要影响。

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更是名师辈出。从古代的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王充、韩愈、朱熹、陈献章、湛若水,到近代的何子渊、丘逢甲、唐国安 和现代的蔡元培、杨贤江、徐特立、陶行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古代,不仅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料的典籍,而且还有像学记这样精深的教育专著古代教育家们还概括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这些都是中国教育思想遗产中的瑰宝。
第3个回答  2020-10-20
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最终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