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推销的保险存在欺骗吗?

如题所述

那个,你要知道,给你打电话推销保险的,不是银行,是保险公司,他们只是借银行的资源和渠道而已,所以你要先弄清楚到底是哪家公司的保险\x0d\x0a那第二个,每天3.12,那一个月不到100块,应该是一种消费险了,就是说保费是不退还的那种,这个你要清楚。\x0d\x0a那第三个,这种电话销售保险的方式,目前在国内,相对于其他销售保险的方式来说,是比较可靠的一种了。因为电话销售是全程都有录音的,如果他和你说的跟保险合同写的不一样,造成了你的误解或者是存在欺骗,那这个保险是无效的,保险公司要全额退还你的保费,如果是你在理赔的时候才发现他说的能赔的合同里写不能赔,那要是保险公司不肯赔的话,你可以到保监会去投诉,申请听录音为证,如果确定属实,那保监会会强制要求保险公司理赔给你的。(其实无论是哪种销售方式,都有可能存在销售人员素质残次不齐的情况,不过要是保险人上门的那种的 话,他和你说的话,你都完全没有凭证的,到时候真的有欺骗什么的情况发生的话,你连个证据都没有,那更谈不上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所以有录音的还是相对安全点,至少他们在电话里不会也不敢乱说)\x0d\x0a那第四个,就要你自己看保险内容你是不是都听懂听清楚了。要是保障范围,保障期限,理赔方式,免赔责任,缴费和续保等等(保什么,不保什么,交多少钱,怎么赔),你都清楚,而且还觉得不错,那就可以买啊,没什么不靠谱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31

电话销售是销售误导的重灾区,

而且因为用户看不到条款,所以套路非常多。

我前两天就接到了一通电话,这个套路提醒大家不要被骗了。



事情是这样的,
上礼拜我接到某银行电话,说是可以给我升级信用卡权益。
我一听来劲了,难道我延迟享乐的习惯被银行发现了,他们认定我将来能成大事,所以提前让我享受高端服务?
从此健身马术高尔夫、机场高铁贵宾室、酒店餐厅会籍礼遇,这些我都即将拥有了?


在我还在幻想富人生活的时候,电话那边继续发话了:
“每年只要120块钱,您未来信用卡如果还款逾期,就可以有5天的宽限期,并且不收罚息。”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比如15号是还款期,交了这120块的“保护费”后,免息期可以延长到20号。


有钱人世界的大门瞬间又关上了,还狠狠砸中了我的鼻梁。
就这?



我不禁难过了起来。原来在资本家眼里,我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穷鬼。
不但看不见我将来的潜力,还觉得我还不上钱。



电话那边并没有察觉到我的低落,又说话了:“此外,我们还能免费再送您一份权益,如果您发生意外,导致伤残,我们银行可以帮您最高垫付10万。”


本来我都想挂电话了,一听到这股熟悉的味道,立刻来了精神:“垫付的钱是给我吗?还需要我自己还吗?”









电话那边背书背了一天的业务员估计没想到真有人提问题,也兴奋了起来:“这笔钱还是需要您还的,在垫付以后,您可以享受长达90天的免息期.......”



电话那边的人还在讲着,但我已经看穿了一切:
妹妹,你们套路玩得深啊。



套路解析:


在很多人眼里,保险很贵。
但其中有个例外,叫做一年期的意外险。


一年期的意外险有多便宜呢?


我们拿互联网上的爆款360X民保为例,
50万保额意外身故/伤残+5万意外医疗+25万猝死保额+100/天住院津贴+100万航空额外赔付
一年一共168元。


大家不妨想想看,现在很多人上班就是坐办公室,下班就是宅家里,能发生意外的概率极低,所以保险公司的对意外险的定价很便宜。





清楚了这点,咱们再去看我们花这120买了个啥。



多5天的免息期,钱还是要还。



10万保额的意外伤残垫付,钱还是要还。



这分明就是找个理由收费,我们买了个寂寞啊.......



提醒大家一点,这类套路很多,
把普普通通的保险险产品隐藏在“信用卡权益”里,把保险说成“免费附赠”,再把宽限期、免息之类的权益说成收费理由。
往里面塞的保险,压根值不了几个钱。
套路很深。。



这样看来,这种所谓的信用卡权益,其实性价比很低。
再遇到这种忽悠人的销售方式,请拉黑。



这次的事情,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通电话,是招X银行打电话卖保险的套路,在此一并提醒给大家。





前两年,我接到过一通银行的电话,是怎么说的:



月缴258块,可以享受3大权益5大保障。




5大保障很普通:
坐公共交通发生意外双倍赔付;
节假日发生意外双倍赔付;
因为意外伤害而住院治疗,理赔住院津贴;
意外导致门急诊治疗,不限次理赔;
意外伤害入住重症监护并非,享双倍津贴。



基本就是一份完整的意外险,拆成了5项说。



这个3大权益就有意思了:
“双重保障、满期增值、两全其美”。这3个词,每个都能唤起我的职业嗅觉。









这不就是我一向吐槽的返还型意外险吗!



两全其美,就是出险了理赔,不出险返还保费;



双重保障,和两全其美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为了防止你觉得“不出险钱就白花了”;



满期增值,就是返还的保费,会比交的保费多一点;









我半听半开小差地听完后开口:“所以说,这是一份长期意外险,而且是返还型,年缴2000多块,保额60万,对吧?”



对面明显愣了一下,没想到我这么懂行。




正如前面所说的,一年期的意外险很便宜,但是返还型的长期意外险往往又贵又坑。


先说返还,本来就一百多的东西,有必要每年花2000块实现返还吗?返还周期要十几年,年化收益还不及银行,十几年后多交的钱,还不如贬值多呢。
再说长期,意外险健康告知宽松,基本不牵扯续保的问题,还基本不涨价,压根没必要买更贵的长期意外险。
最后说说这种意外险的责任,往往是缺斤少两,对于这种意外险,往往会在意外伤残或者意外医疗上做文章。而且一通电话,连条款都看不到,谁心这么大敢买?



在说出了我的几个质疑后,对面沉默了许久,显然没有招架之力。
估计培训的话术里没教过怎么对付我这种客户。



最后,银行也没能拿下我,而我成功守护了自己的钱包。


总结:
以我多年帮助各大银行调教电话销售人员的经验来说,电销卖的保险,就是收智商税。
因为总跟银行理财、信用卡之类的绑在一起忽悠,所以话术往往极其隐蔽。
谁好骗卖给谁,正经人谁一通电话,就买产品啊。


其他渠道好产品那么多,投保那么方便,通过电销买保险真没必要。



大家要注意的就是,别被各种话术忽悠得听不出来是保险,真以为是什么“权益”了。
卖保险套路多,千万别被忽悠了。



更多保险套路,欢迎关注肆大财子。买对保险不踩坑!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4
那个,你要知道,给你打电话推销保险的,不是银行,是保险公司,他们只是借银行的资源和渠道而已,所以你要先弄清楚到底是哪家公司的保险
那第二个,每天3.12,那一个月不到100块,应该是一种消费险了,就是说保费是不退还的那种,这个你要清楚。
那第三个,这种电话销售保险的方式,目前在国内,相对于其他销售保险的方式来说,是比较可靠的一种了。因为电话销售是全程都有录音的,如果他和你说的跟保险合同写的不一样,造成了你的误解或者是存在欺骗,那这个保险是无效的,保险公司要全额退还你的保费,如果是你在理赔的时候才发现他说的能赔的合同里写不能赔,那要是保险公司不肯赔的话,你可以到保监会去投诉,申请听录音为证,如果确定属实,那保监会会强制要求保险公司理赔给你的。(其实无论是哪种销售方式,都有可能存在销售人员素质残次不齐的情况,不过要是保险人上门的那种的 话,他和你说的话,你都完全没有凭证的,到时候真的有欺骗什么的情况发生的话,你连个证据都没有,那更谈不上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所以有录音的还是相对安全点,至少他们在电话里不会也不敢乱说)
那第四个,就要你自己看保险内容你是不是都听懂听清楚了。要是保障范围,保障期限,理赔方式,免赔责任,缴费和续保等等(保什么,不保什么,交多少钱,怎么赔),你都清楚,而且还觉得不错,那就可以买啊,没什么不靠谱的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1

第4个回答  2018-05-28

不一定存在,有的是骗人的,有的是真的推销保险的。

电话推销是推销人员通过电话向潜在客户展示产品或服务,以达到获取订单、成功销售的目的。这种方法在用以联系距离较远的顾客,或为现有顾客服务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推销人员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开展业务,扩大销售,减少出差和旅行方面的费用。

保险(Insurance或缩写为insur),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欺骗是在双方平等及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以虚假的言行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